在淮剧旋律回荡于大街小巷的盐城,有一个人始终活跃在基层、活跃在淮剧传播一线,他就是亭湖区五星街道东闸新村社区党委书记武山。武山对淮剧的热爱,犹如一颗火种,点燃社区居民对这一传统艺术的热情,也照亮年轻一代了解淮剧文化的道路。
武山在为社区居民演唱淮剧
武山出生在盐都区学富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无力支持他接受专业培训,但这并未削减他对淮剧的喜爱。那时,只要听说村里或周边村有淮剧演出,武山都会想方设法去看表演。有一次在“追戏”路上不慎跌倒,摔得浑身青紫,他也毫不在意。家中的唱片机是他的启蒙老师,他还常去十几里外喜欢淮剧的二叔家看淮剧表演,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1989年,武山来到市区工作,条件改善后,他拜师学艺、刻苦练习基本功,在唱腔、动作和神情表演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1995年清明节期间,学有所成的武山迎来首次登台机会。他带领临时组建的淮剧队,到学富镇剧场义务演出。首次登台的他,因为缺乏经验而紧张、忘词,好在配戏的专业老演员帮他化解尴尬,才勉强完成表演。这次经历虽有些狼狈,但观众的热情让武山备受鼓舞,此后他不断磨砺技艺,淮剧越唱越好。
2005年,武山创编的淮剧新歌《茉莉花开香满园》在社区城乡巡演超100场,并在盐城市“雅家乐杯淮剧大奖赛”中斩获演出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凭借这部作品独特的韵味和新颖的形式,武山在盐城淮剧圈声名大噪。
2015年3月前,武山曾任五星街道文化站负责人10多年。任职期间,他以淮剧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打造“五星璀璨艺术团惠民工程”项目,为基层群众送去欢乐与文化滋养,该项目荣获省级“优秀创新案例奖”。2015年3月至2019年9月,武山在五星街道新唐社区工作。自2019年10月起,他担任东闸新村社区党委书记。
在社区工作中,武山积极推广淮剧文化,组织“淮剧大家唱乐翻在社区”文化惠民活动。3月16日,他组织淮剧票友在万户新村小区公园演出。票友们身着传统服饰登台,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淮剧表演。活动现场,武山邀请非遗传承人吕正群展示淮剧化妆技巧,进行“传帮带”教学。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虞卓睿等年轻人跟着吕正群学习台步,并将学习过程制作成短视频在微信里分享。此次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吸引无数网友围观,满足了不能到现场的戏迷网上看好戏的愿望。
淮韵悠长传薪火。武山深知,要让淮剧传承下去,离不开年轻人的喜爱。他认为线上直播是推广淮剧的重要途径,能吸引广大年轻一代关注淮剧。近年来,他带领淮剧票友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演唱名作名段、展示后台和排练现场、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淮剧“圈粉”年轻人。在东闸新村社区设立“梨园向党”老党员工作室,由具有淮剧表演特长的老党员牵头,组织成员在社区义务演出。工作室不仅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还为淮剧的传播、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武山还积极推动社区与驻盐高校联合举办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戏曲精髓”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邀请爱好淮剧的大学生走进社区“梨园向党”老党员工作室,共唱淮剧。活动中,他与老党员现场演唱,进行讲解和教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大学生心中种下热爱淮剧的种子,让他们领略传统戏曲的深厚魅力。
武山为淮剧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努力下,淮剧在社区扎根,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陆荣春
编辑:梁鹤龄 李艳 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