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碳路先锋”、行业“领跑冠军”,跻身江苏民企“群星方阵”……我市一批民营企业专注于专精特新领域,在国家税惠政策“灌溉”下,起跑、追赶、超越,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盐城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税惠聚力、智税赋能、合规护航,支持“小巨人”企业脱颖而出、拔节生长。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9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税惠聚力,助建“海上三峡”
“盐城是未来海上风电的一个重要基地,这是行业内的共识。”金风前沿技术研究院创新负责人单毅说。在江苏打造“海上三峡”的主战场,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在大力研发新型风力发电技术的同时,围绕氢能装备国产化与检测认证能力提升,悄然展开一场创新实践。
“新的税费优惠政策一出台,税务部门就将涉及风电产业的政策进行细化解读,并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定向推送给我们。”该公司财务总监裴鑫涯介绍,公司2024年享受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税费政策优惠约3750万元,有力保证了海上风机等重大项目的研发进展。
事前精准画像、“政策找准人”,事中自动匹配、“政策直享受”,事后跟踪服务、“政策落到位”。为进一步支持江苏金风科技等重点产业企业攀高逐新,助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全市加快涌现,盐城税务部门聚焦税费政策落实,根据“小巨人”企业所属行业、经营特征及发展阶段,建立闭环管理机制,支持企业将政策动能转化为发展力量。
智税赋能,助推“数一数二”
“全球每4块AMB活性金属钎焊载板,就有一块产自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能有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源自富乐华对研发创新的执着追求。”从2021年起,公司不断增加对创新研发的投入,研发费用从近200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9000万元。
研发费用归集是准确申报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难点。东台市税务局积极创新辅导归集方法,通过制作政策图解、发放操作手册、在线沟通辅导,针对性提高归集研发费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除了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2024年还享受集成电路加计抵减增值税349万元。”2024年富乐华占行业基板市场规模近49%,并荣登“中国独角兽”榜。
盐城税务部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广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远程协助等智慧办税,利用智能审核提示,对申报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及时提醒纳税人自我更正,帮助纳税人防范涉税风险,提高基础申报质量。
在税务部门助力下,我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在研发上持续加力,全市户均拥有省级以上的研发机构超1.4个,2021年以来户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连年增加,2024年占比达6.1%,比重同比增加15%。
合规护航,助力“创新登顶”
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深耕阀门行业三十余载,从名不见经传,到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企业凭借着成熟的工业阀门制造检验技术,近年来承担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研发试制任务,累计授权有效专利370多件,主导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0.5%。
“近三年共享受2.11亿元税费减免,让我们有更多资金进行科技研发、技术升级。”该公司创始人韩正海介绍,除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更离不开税务人员无微不至的宣传辅导。
“税务专家团队定期上门为企业‘体检’,讲解税法知识,辅导准确掌握政策内容、办理规范、发票开具等方面的要点,让公司财务管理更规范高效。”韩正海说,企业发展的同时,他们还注重合规管理,按时申报纳税,让企业走稳合规经营和依法诚信纳税路。
今年以来,盐城税务部门以实施“法治强链行动”为抓手,推动深化依法治税与引导守法经营有机贯通,通过政策宣讲、法律图解、问答细解、专人深解,持续深化网络普法,引导和支持经营主体学法用法守法。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民营企业,开展政策要点、办理方式辅导以及信用失分提醒,帮助其守法经营、提升信用级别。为纳税信用A级的纳税人实施“信用+”联合激励,提供“绿色通道”、专人办理、出口退(免)税便利等系列服务,托举“小巨人”企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攀得更高、行得更远。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王连杰 通讯员:冯婷
编辑:梁鹤龄 李艳 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