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邂逅国色!作家齐聚共探枯枝牡丹文脉→
2025-04-26 20:54 我言新闻

4月25日,市作协组织作家采风团走进便仓枯枝牡丹园,开展“花开七百年、共抒牡丹情”春季文学采风活动。作家们漫步古祠花影间,探寻枯枝牡丹跨越700多年的历史文脉,感受古镇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实践,以文学视角解码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图景。

便仓枯枝牡丹园前身是卞氏宗祠,植有4000余株、200多个品种的牡丹。园内八角回廊、天香亭、卞元亨生平陈列馆等人文景观错落有致。这里既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承载忠孝清廉文化的人文地标。南宋卞济之“红花寓忠心,白花证清廉”植花明志,元代卞元亨赋诗歌咏壮志,抗战时期卞氏族人冒死守护灵根……枯枝牡丹的历史文脉代代赓续。“枯枝牡丹”继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后,2022年其栽培与文化系统又跻身省级农业文化遗产。

采风中,作家们在史料与花丛间捕捉创作灵感。市文联副主席朱桐生建议作家们将“景点采风”升华为“精神探寻”,在文学作品中体现枯枝牡丹“枯而不萎、荣而不媚”的特质。深耕地方文化多年的作家朱义刚提及,他与徐向林合著的《花开七百年:便仓枯枝牡丹》入选市全民阅读推荐图书,书中揭示的跨时空守护精神,让枯枝牡丹超越植物范畴,成为见证民族气节的文化符号。盐城师范学院教授王玉琴作为便仓人,特意带着该院创意写作班的学员返乡采风。她以卞氏家族“生存智慧与价值坚守”为例,鼓励学员将“忠勇清廉”的精神基因融入当代文学叙事,让历史文脉焕发新活力。

据悉,便仓镇以枯枝牡丹为文化IP,整合生态资源与历史遗迹,从打造“花经济”特色产业链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致力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发展动能,赋予枯枝牡丹新的时代内涵。采风创作座谈会上,作家代表邓洪卫、陶林、范进、施亚芳、陈婷婷等表示,此次采风不仅是对地域文化根脉的寻踪,更是对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双向赋能的深度观察。大家纷纷表态,将以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学表达方式,聚力擦亮枯枝牡丹文化名片。

采风期间,市作协党支部还组织党员走进盐南战斗烈士陵园,开展“致敬革命先烈、砥砺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重温革命历史,感悟枯枝牡丹所承载的守护精神与先烈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坚定以文铸魂、书写时代的使命担当。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王谷雨

图片来源:盐城文联微信公众号

编辑:梁鹤龄 李艳 蔡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