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百花争艳,幽香扑鼻沁心,缤纷渐欲迷人眼,好一幅芳菲美景。盐城的春日是一卷被自然晕染的水墨长轴,她正以最绚丽的姿态迎接季节的馈赠,然而,在这芳菲美景背后,一场无声的“花粉战争”正在城市间悄然铺开。医院皮肤科门诊里,挤满了揉着红肿双眼、频繁打喷嚏的患者,花粉过敏让不少市民苦不堪言。
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候诊长廊里,揉着红肿双眼的李女士正用纸巾掩住喷嚏。这位34岁的教师苦笑道:“每年四月都像在渡劫。”她向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秦萍萍诉说自己的遭遇,“眼睛红肿到无法备课,今年提前吃了药,还是出现了哮喘症状。”秦萍萍介绍,类似情况在沿海农区显得很集中。盛开的油菜花与随风飘散的蒿属植物花粉,让过敏人群的生活备受困扰。
“真的是奇痒难忍,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神经。”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内,20多岁的小赵向主任医师商干伟讲述自己的烦恼。小赵是一名学生,和朋友相约踏青,没想到让自己遭了大罪。回来后面部出现大片红斑,灼烧般的痛痒让他几近崩溃。无独有偶,45岁的市民王女士也在这几天踏青,回来后感到面部刺痒,出现红斑,眼周瘙痒了好几天。“他们这都是花粉过敏了。”商干伟介绍,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这些还算反应轻的,如果过敏反应严重,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的症状。
“盐城花类品种繁多,春季3月至5月为过敏高峰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秦萍萍介绍,市区春季花粉浓度峰值可达3000粒/千平方毫米,超过安全阈值6倍。主要致敏植物为风媒及观赏类木本植物,主要包括法国梧桐、杨树、柳树、油菜、樱花等。春天花粉多,容易出现过敏,春季盐城常见的风媒花粉有樱花、桃花、柳树、梧桐、杨树、松柏,这些花随风飘散,悄无声息地钻进人们的鼻腔、眼睛,吸附皮肤,产生过敏反应。
那么该如何防止过敏,出现这些症状后,又该怎么应对?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商干伟介绍,出门前做好攻略,避开风大的天气和正午时间;戴防护眼镜、口罩,穿长袖衣裤,减少接触;回家及时更换衣服,冲洗皮肤,减少吸收。敏感人群可在家安装新风系统过滤花粉,同时掌握“早十晚五”避峰原则(10点前/17点后花粉浓度最低),就可以有效预防花粉过敏。
商干伟还介绍,一般过敏时,用清水及时冲洗皮肤,也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矿泉水冷敷,不建议冰敷;皮肤红斑、灼热、瘙痒明显时,则需要在冷敷的同时服用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低效糖皮质激素,避免过度刺激皮肤;情况严重时,尤其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不能耽搁,要及时就医。
随着花粉高峰期到来市区各药店的抗过敏药物需求量持续提高,双元路一家药店内,抗过敏药品销售较其他月份增加了近3成。该店执业医药师建议,容易花粉过敏的人群,应加强自我管理。在花粉浓度高时避免户外暴露,花粉期少开窗户,经常更换家中或者办公室的空气净化器滤芯,进屋之前清洁鞋子、更换衣服,尽可能将花粉留在外面。
与人无完人一样,树木也不可能完美,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绿化美化城市,为市民遮日避风,这一抹绿色和千般缤纷必不可少。如何治理,应在绿化美化原则、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内来讨论解决。城市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绿化方向,兼顾美化环境、服务大众,这是个值得探讨和努力的问题。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姜琰 周峰华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