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5000万买设备!这家企业凭啥这么豪横?
2025-04-12 11:46 我言新闻

在精锻行业,从原材料到成品需历经30余道工序,鲜有企业能在一家工厂“凑齐”全部工序,江苏创一精锻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创一)是个例外。

“这两年,我一直在加大投入,从去年到现在,光设备投入就超过5000万元。”4月1日,在创一新落成的热处理车间,董事长吴玉平说,“明年,我还要再上两台新设备。”

眼前的热处理车间开阔明亮,身处其中感受不到一丝“热气”,绿色地面干净整洁,银色管道在空中连接每台设备,收集气体后再延伸至远处,集中处理。曾经,创一的热处理工艺也是外包出去的。

“哪怕去年,我们还有20%的工艺流程是外包给其他工厂。”但是后来吴玉平算了一笔账,“以硬拉工艺为例,之前外包出去,单个精锻件的硬拉成本约12元,后来我们自己引进日本硬拉设备,现在单件成本约4元。”

成本差距如此之大,创一为何现在才出手?

“设备投入成本太高了!”吴玉平坦言,“以前我们没有信心投,而且资金也紧张。”

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市中小担保公司和大丰区担保公司,市县联动一共为创一担保了2500万元,解决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

“我们核实了创一的资质,对公司的运营状况进行了核查,又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信心。”市中小担保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为3915户企业提供285.32亿元贷款担保,有力扶持了全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看好创一,信心从何而来?

2017年,创一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决定变换赛道。“那几年日子不好过,这可以说是破釜沉舟之战,我把能用的钱全部投入到研发上。”连续多年的沉淀,创一前后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研发。终于在2024年,创一成为国内首家攻克新能源电子联合器齿轮和新能源差速器齿轮的企业。

吴玉平赌对了。自那以后,创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出了名气,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安、一汽红旗、长城、上汽新能源……”吴玉平报出一连串车企,合作者几乎涵盖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吴玉平估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配件销售占比将达到70%。可见,创一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除了车企,还有产业链内其他企业向“新”而来。“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爱信、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纷纷追加订单,他们就是冲我们新产品来的。”受到行业大佬的青睐,吴玉平很自豪。

在工厂办公区域,有一块地方专门展示公司产品,透过玻璃柜,可以看到创一的产品以各式齿轮、滑套、法兰等为主。

然而在吴玉平的办公桌上,一套电子离合器格外显眼。与产品展示区的齿轮不同,这是一组小型总成。“这是最新一代电子离合器,是创一现在的王牌产品,由于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所以体积要小很多。”吴玉平介绍,“以前我们生产精锻件、零部件。未来,创一将实现从汽车零部件生产向汽车总成生产转型。”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蔡冰清 文/图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王艺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