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盐城举行《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盐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王胜主持发布会,盐城市政府副秘书长戴翔作政策解读,盐城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盐城金融监管分局、黄海金控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围绕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介绍相关政策措施。
近年来,盐城市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盐城市出台《若干措施》,共包含四个方面十条具体措施,涵盖了信贷投放、财政支持、融资对接、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
工作目标任务更加明确。结合盐城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以及融资需求情况,明确2025年全市新增贷款2000亿元,各项贷款增速不低于1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持续推动全市贷款量价平衡、利率稳中有降,明确2025年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力争下降30BP。
落实惠企政策更加全面。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部署要求,做优做细无还本续贷工作,完善续贷沟通、线上续贷、续贷企业全面风险评估、“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四项机制。对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要求,激励引导银行机构强化小微金融战略导向。
财政金融协同更加紧密。积极争取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申报省“城新贷”财政贴息项目。对购买产品质量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贴。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开展“设备担”业务,对设备更新担保业务给予补贴。
融资对接服务更加优化。创新增信机制和融资模式,探索将再担保或保险纳入现有政银担风险共担体系,持续完善融资增信机制;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金融服务,促进银企对接精准畅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盐城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主任高惠明表示,今年将通过统筹用好财政贴息政策、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发挥财政基金风险引导作用三个方面,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2025年,通过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持续做优续贷机制、严格落实收费规定,我们将继续提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融资难、融资贵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盐城如何进一步突显金融普惠性,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获得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盐城监管分局四级调研员王筱梅给出了答案。
黄海金控集团是盐城市属金融国企。“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另一方面,壮大优质投资基金规模。持续加大综合金融服务力度,多渠道为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科创型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黄海金控集团副总经理李相雨透露。
2024年末,盐城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超1.3万亿元,贷款增速一直保持全省第一的位次,金融业增加值446.9亿元,增长8.6%,对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较好的拉动作用。2025年1月,各项贷款余额达1.41万亿元,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今年,我们明确了全年新增贷款2000亿元,各项贷款增速不低于15%的目标。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发挥银行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金融资源,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贷款落地,推动在盐分支机构在系统内信贷份额稳中有升;另一方面,在确保总量增长的基础上,我们将持续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副行长陈剑耀说。
来源:交汇点
编辑:张伟伟 李艳 卢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