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信仰永存”
新四军红色家书全媒体诵读传播活动
在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内
一件银灰色旗袍十分醒目
丝质面料素雅纯净
黑色锁边针脚细密
裙摆褶痕清晰可见
参观者都忍不住驻足沉思
让我们走进本期展播
通过一封红色家书
一起了解这件旗袍背后的故事
烈士生平
王海纹(1924年—1941年7月24日),原名俞中和,出生于上海,上海启秀女中学生。1940年冬,在姐姐俞启英的指引下,16岁的她经南通、海安、东台一路到达盐城,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学习,成为一名文艺战士。1941年7月24日凌晨,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王海纹随新四军转移,在北秦庄与日伪遭遇,她与华中鲁艺师生拒不投降、奋起反击,壮烈殉国,年仅17岁。
书信原文
亲爱的二姐: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的思绪又一次飞向你的身旁,飞到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飞到了你在建湖的墓碑旁。我多么想再来和你说说心里话呀!
今天,经过层层申请和报批,我终于领到了民政部批发的烈士证明书,为你的光荣牺牲给予了正式的证明和褒扬。这张珍贵的烈士证,是对你在天之灵的告慰,也是对先后逝世多年的双亲,我的大姐和两位哥哥的极大安慰呀!
你的原名是俞中和,出生于战乱之时,父亲为你取名为中和,是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的和平生活,不曾想你真是为了和平,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你离家出走时,是1940年冬季,那时我刚满六周岁,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但是,我记得清楚的是在1939年九月一日,你拉着我的手,送我去了上海崇实小学。我是那样的胆怯害羞,你在校门口亲切地鼓励我迈上学习的前程。我永远不会忘却在你松开我的双手时你的眼神,它鼓励我,伴随了我的一生。
在你离家出走的那一天,家中慌成一团,所有人都在哭泣流泪,母亲更是痛不欲生。因为你是父母亲心目中最聪敏,最美丽,最好学,最乖巧的女儿,是弟妹们的好姐姐。
当时,父亲竭尽全力,安排了所有能调动的人力,到火车站,轮船码头及长途汽车站去找寻你的踪迹。大姐也在母亲的逼迫下,到你亲近的同学家,按户寻找。深知内情的大姐,于49年解放后回家探亲时才告诉我,当年曾找到一个同学家,你就躲在二楼,而母亲就在一楼哭泣。这是怎样的情景啊!才16岁的你,就这样坚决地舍断了亲情,毅然决然地走上革命道路!从此就阴阳两断,生死永别!第二年大姐同样离家出走,奔向新四军的大家庭,我们的父母,我们挚爱的双亲,这一生承受了多大的悲痛!直至他们二老先后仙逝,都未知你的生死存亡,他们是怀着对你深深的思念离世的。
二姐呀!如今你在天上想必已与父母、大哥、二哥团聚了,只剩下我小妹还存活在人间。我虽已88岁高龄,又患有癌症及众多基础病,但我要努力尽责,完成我能办到的事,作为对你们最好的怀念!
爱你的小妹
俞芷青
2022年清明节前
来源:盐城宣传
编辑:张伟伟 李艳 韩昕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