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冬的寒意还未消退,走进蟒蛇河尾西翼的“江苏扣蟹第一村”——盐都区大纵湖镇兴湖社区,泥土与水草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蟹塘连片,错落有致地铺在大地上,站在结了一层薄冰的塘边往下望去,扣蟹们正静静地潜伏在水草下,等待着收获季的到来。
扣蟹又叫蟹苗,成蟹是大众熟知的大闸蟹,有所不同的是,扣蟹较为娇嫩,对环境要求颇高。兴湖社区紧邻大纵湖,东依蟒蛇河,水体澄清、水质极佳,是扣蟹成长的“天然摇篮”。
“好水才能出好蟹。”提起社区扣蟹基地的养殖水环境,兴湖社区党总支书记杨秀全赞不绝口,“我们这采用的是大眼幼体,在每年5月左右投放,凭借着蟒蛇河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扣蟹苗品质优良,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耐存期也比别的地方长,可达3至4个月。”基于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兴湖社区走出一条“共担风险、共享实惠、共同富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
近年来,随着蟒蛇河流域生态治理,大纵湖镇加强绿色生态保护、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兴湖社区党员干部合力干事,注重养殖环境保护与技术改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养殖区域的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指标达到最优状态,带领村民创业共富。
兴湖社区的扣蟹养殖自1995年生产以来,已有500多农户从事稻田育扣蟹,连年丰收,经济可观。现在养殖规模有1400多亩,亩产都能在500斤至600斤左右,老百姓每家每户的收入在10万元至20万元。“前几年蟹苗价格低迷,一斤只能卖到20元左右,但这两年一斤可以卖到50元,我们每亩的收入最低也有8000元,收入真是一年比一年好。”蟹农徐正东一边撑着小船破冰增氧,一边检查塘中自动水泵,“你看,我们现在都是用智能化设备,每天自动排水、供氧,不仅省时省力,各项指数还能按照标准进行检测。”
对所属扣蟹塘升级改造,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全力打造扣蟹景观区,提升“江苏扣蟹第一村”品牌效应,小扣蟹爬出致富“门道”。杨秀全站在蟹塘边看着蟹农们调节水质、整理装备,为即将到来的捕捞季做着准备,他不禁感慨:“从扣蟹到脱壳再到大闸蟹,这是螃蟹的成长之路,我们做养殖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逐步发展,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养殖场三期建设,以新模式、新思路,从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规格和产量。”
未来,兴湖社区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扣蟹养殖的品质和效益,让扣蟹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美好。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刘景文(见习)
图片:盐都人
编辑:张伟伟 李艳 严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