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体验【奥运同款】运动?在盐城就行!
2025-02-11 17:14 我言新闻

射箭,这一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运动项目,早在西周时期,就被视为“六艺”之一,承载着礼仪、军事和教育的多重功能。然而,随着火器的普及和现代体育的兴起,传统弓箭运动一度衰落。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将射箭运动重新列入奥运会项目后,弓箭运动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大约十年前,弓箭运动场馆开始在盐城悄然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释放压力、享受乐趣的大众运动方式。

盐龙体育公园露天射箭场

从冷门运动到都市新宠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心态放稳,呼吸放松……”在东宝龙广场的白羽弓道室内馆里,馆长吉文华正耐心教导着学员。九岁女孩葫芦在他的指导下瞄准、松手,箭矢稳稳地扎在不远处箭靶的黄心处。

吉文华在指导学员练习

射箭这项冷门的运动,如今已然走红。自2017年就经营箭馆的吉文华,见证了这一变化。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箭馆,“到了周末,我们的场地经常不够用,往往靶道上站一排,窗户边趴一排。”

盐城市区内如今已有多家射箭馆,白羽箭馆在其中颇具规模,已积累了2000多名会员,其中最小的射手只有6岁。射箭运动的收费方式以计时为主,散客体验价格在每小时50到70元不等,会员价格更优惠一些。箭馆内提供设备借用和基础教练指导,让初学者能够轻松接触这项运动。

热闹的箭馆周末

目前,射箭运动有反曲弓、复合弓、传统弓等多个弓种,其中练习人数最多的还是反曲弓,这也是目前奥运会中唯一的竞技弓种项目。除了弓种,弓箭的磅数也是影响射箭的重要指标。磅数越高,弓中储存的能量就越多,箭矢也能飞得更快更远,同时也需要更大的力量。18至22磅的弓箭更适合新人,因其更容易拉满,有助于射手快速掌握技巧并享受射箭的乐趣。

在射箭比赛中,靶道距离各有不同。业余爱好者参与的小型比赛多选择18米到50米的距离,而奥运会射箭比赛的距离则为70米。

早些年,弓箭运动的门槛较高,主要器材依赖海外进口,一把弓价格不菲,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但随着国内厂商和品牌的崛起,入门级的弓仅需一千元便可拥有,这使得如今射箭运动的参与门槛大大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它的普及与发展。

文化复兴,带火传统弓箭

大年初五,盐龙体育公园里热闹非凡,不少家庭来此游玩,感受节日氛围。在公园东侧露营小镇的白羽弓道露天射箭场外,孩子们攀着木栏杆,好奇地盯着场内挽弓搭箭的身影。

靶道前,15岁的少年蔡清峰取出自己心爱的传统柘木弓,将下弓梢扣在左脚的脚踝,右腿跨过弓腹,右手掰动上弓梢,稍一发力,便熟练地完成了上弦,随后开始了每日例行的练习。

蔡清峰正在练习

时间倒回2023年,刚看完《封神:朝歌风云》的蔡清峰,还沉浸在主角姬发鲜衣怒马、弯弓射箭的震撼画面中,于是他就萌发了想要学射箭的想法。在妈妈的支持下,蔡清峰找到了白羽箭馆,从此,这个“00后”少年便用执着叩响了射艺的大门。

与当代竞技射箭项目所用的现代弓相比,传统弓极其“朴素”——没有箭台,没有瞄准器,更没有平衡杆,就是一张“裸弓”,非常考验射手对弓箭的控制。初学时,十箭九脱靶是常态,许多人在挫折中选择了放弃,但蔡清峰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海森林杯”2024年江苏射箭俱乐部联赛中,蔡清峰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发挥,一举拿下了传统弓18米青少年(U16)组排位赛第一名的好成绩。看到孩子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蔡清峰的妈妈也越发支持他的选择。

如今,蔡清峰又有了新的目标。他计划将马术与射箭相结合,开始加训骑射,为下半年的全国骑射锦标赛做准备。

“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古装影视作品的引导,让传统弓这个古老的弓种重新焕发了生机。”吉文华表示,不少年轻人先是被蟒袍箭袖的美所震撼,继而开始探寻背后的文化基因。“当孩子们发现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不是文学夸张,那种文化认同感会自然生长。”

少年组射箭比赛

君子之争,做更好的自己

20世纪50年代左右,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先后引入现代射箭运动,射箭运动的中心也逐渐从欧美转移至东亚。在我国,射箭的意义远不止于一项体育和娱乐项目,它更是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心灵修行方式。

在白羽箭馆,“射以观德”这句口号被吉文华庄重地写在正门口。这句话出自《礼记・射义》,意为通过观察一个人射箭,能够洞察其品德和心态。

儒家将射箭誉为“仁之道”,强调“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意味着射箭者需先端正自身,然后引弓而发,倘若未能射中目标,不应怨恨胜过自己的人,而应反躬自省。因此,射箭也被称为“君子之争”。

事实上,射箭是一项充满“孤独感”的运动。从上弓、拉弓、瞄准到放箭,这一连串动作要求射手时刻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态,动作的规范与否将直接决定射箭的结果。

从事金融工作的射箭发烧友李旭表示,学会独自练习是提升射艺的关键。没有了外界的干扰和他人的指点,才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动作和感受。“教练的指导和朋友们的鼓励固然重要,但过多的意见可能会干扰自我调整。因此,我需要自己静静地体会和反思。”他说。

身着传统盔甲的发烧友

对李旭而言,射箭已经成为他的一种解压方式。当全神贯注于弓箭之上时,他便能暂时忘却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射完箭后,他的心态也恢复了平和,“我未来还会继续射箭,不仅是为了战胜对手,更是为了超越过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周创

编辑:张伟伟 李艳 韩昕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