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的经济背景下,地方品牌竞争力愈发成为地域发展的关键。它不仅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更是推动地方经济腾飞、文化彰显的强劲羽翼。通过匠心独运的产品和满怀情感的叙事,本土企业和品牌可以让盐城的文化熠熠生辉,更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世纪80年代,“燕舞”从一个只能装配收音机的小厂,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让盐城闻名全国。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燕舞”没能跟上电子行业技术变革的步伐。痛定思痛后,如今的“燕舞”焕发新生,文旅产业全面发展,各项业务遍地开花,正书写着一段新的传奇。
“燕舞”的转型成功并非偶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保持品牌活力的重要案例。一个本土老品牌,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还拥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往往蕴含着本土的特色基因,从凭借独特自然风光的旅游地品牌,到凝聚传统工艺的老字号,再到以特色物产为基石的农业品牌,它们承载着一方风土人情、几代人的匠心传承。
老品牌的破局突围,需多方合力。政府当仁不让,可以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设立品牌发展基金,助力企业改良工艺、提升质量,搭建展销平台,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活动,让地方品牌走出“深闺”;强化品牌保护法规执行,为品牌维权护航。企业作为品牌“掌舵者”,要深耕品质,用好产品说话,同时拥抱数字化营销,借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精准触达消费者,讲述品牌故事,以情感纽带牵牢客源。此外,高校、科研院所也可以与地方联动,研发新品、升级服务,为老品牌注入创新活力。
如今,在传承与创新中,诸如盐城老周豆干、恒盛制衣、长虹智造等由“二代”接棒的企业家,正书写着属于年轻一代的新篇;谷香园面粉、“登瀛小筑”咖啡、“君到盐城南”等众多新品牌正在开辟一条新的赛道。提升地方品牌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全市各地都能打磨出熠熠生辉的品牌,地域经济也将在特色化、差异化轨道上稳步前行。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赵伟伟
编辑:张伟伟 李艳 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