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文化旅游业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的新要求,彰显文旅产业在当下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盐城依“海”而生、因“盐”建城,是一方红色铁军文化薪火相传、白色海盐文化源远流长、绿色湿地文化得天独厚、蓝色海洋文化继往开来的发展热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被国内外主流媒体誉为“藏在长三角的‘绿野仙踪’”“东方秘境”,每年吸引着数千万海内外游客前来探秘自然、邂逅精彩。
独特魅力日益凸显,文旅产业活力四射
截至目前
我市共有4A级以上景区24家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家
省级旅游度假区7家
今年1到10月
全市4A级以上景区
累计接待游客5348.6万人次
同比增长34.7%
增幅列全省第一
预计全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
同比去年均增长30%以上
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
四色文化夯实“基础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四色文化”勾勒出盐城的精神风骨、壮美风貌和时代风采。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紧扣核心主题,立足独特资源优势,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旅游更有“诗意”、文化走向“远方”,全力推动文旅出圈、城市出彩。
12月9日,两千年淮盐文化的活态遗产珠溪古镇,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审查联合专家组。古街老巷、灰墙黛瓦,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古今辉映的文脉回响、生生不息的创新潮涌,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盐期间,专家组还分别走进新四军纪念馆、盐城发电厂、抗大五分校、沙井头汉代遗址等处,全方面感受城市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实地了解保护传承及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做法。
植根于“四色文化”,我市文旅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打造系列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传承弘扬红色铁军文化,开发了“铁军潮”“东进”系列红色文创,放大红色资源品牌效应;突出蓝色海洋文化,开发出“风生水起”等文创,彰显盐城新兴产业的发展活力;围绕“盐”文化,开发出品盐雕、“盐城盐”等系列地域特色文创;突出生态湿地之美,以黄海湿地珍稀动物等为IP,设计开发“吉祥三宝”“潮汐树”等文创产品,叫响盐城文创品牌。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开展全国文物普查,盘库建档等行动;与大学大所深化盐业文明、龙墩头、沙井头汉代遗址等考古探源工程,重磅推出“何以盐城”成果;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创成国家一级博物馆,加大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力度,不断擦亮盐城历史文化名片。
特色文化彰显独特吸引力。为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今年我市推出博知研学之旅、盐渎舌尖之旅等主题活动,数十条一日游至五日游产品线路丰富多彩,引燃文化旅游热度。特别是举办系列贯穿全年的活动,让盐城文旅全城有戏、全年有戏。
“城市东有滨海生态廊道,中有串场人文古韵,西有湖荡湿地风情,北有黄河故道遗风,我们早就想利用周末时间多走一走、看一看。”11月30日,在东台条子泥景区,盐城师范学院大一学生们登高远眺,密密麻麻、此起彼伏的候鸟引得大家竞相合影留念,大美湿地变得愈加可及可感。
内外兼修激活“强引擎”
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好也要勤吆喝。近年来,我市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不断激活文旅市场,促进文旅消费。
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多元营销推广出实招。深化“铁军魂盐城红”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举办“盐盐夏日暑你精彩”文化旅游季推介,赴韩国、日本进行文旅推广,开展“盐城文旅进100城”“到盐城·嗨周末”活动,组织全国知名旅行商盐城研学项目考察行等,盐城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得到放大,激活“一池春水”。
同时,我市聚焦打造21家重点景区、21个特色文化街区、36家文博场馆、56个小剧场和3000多家阅读新空间等“五大文化消费空间”,优质产品层出不穷、热门景点人头攒动。在今年端午小长假,全市旅游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6.91%,旅游产品交易额同比增长7.26%,人次和交易额增长率均位于全省第一。
把“流量”变“留量”,离不开营销策略的提升与优惠政策的施行。今年暑期,盐城文旅策划推出6条重点产品线路、150多项文旅活动,落实20家4A级以上景区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暑期免门票政策,开通高铁旅游专列,搭配免费乘公交等多项惠民措施,吸引五湖四海宾朋和游客相约盐城,体验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多层次展示城市的美,需要景区不断提升品质,焕发新生机。我市大力推进景区设施升级和改造,打造精细服务体系,全力营造全域文旅氛围。以建湖九龙口度假区整体旅游提升项目、东台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入选2024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为代表,全市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持续攀升,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客从海上来,潮涌黄海边。11月末,我市迎来韩国汉城戏剧传习社一行,西溪天仙缘、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中华麋鹿园、九龙口等景区留下了他们感受盐城文化、享受美食美景的身影。看到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水杉挺拔高耸、翠竹迎风摇曳、银杏冠盖如云,大家不禁发出“在这里住上几天,一定很有乐趣”的感叹。
今年以来,我市空港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外籍人员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98.5%,其中免签入境外籍人员0.13万人次,以旅游、商贸为主。盐城,如今已经成为更多人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
城市IP打造“火出圈”
城市IP的爆火,为城市带来新的“流量入口”。我市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独特优势,致力打造以四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IP,让城市形象以更新颖的形式实现更有效的宣推。
“卖——糖画喽。”随着悠长的吆喝声响起,众多游客的注意力从美景中被拉了回来。看着身边走过的旗袍女郎、肩扛盐包的村民、路边街角的老式邮筒及黄包车,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叫卖声,大家突然有了穿越之感。
这里是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的大型行进沉浸式演出《盐渎往事》现场。根植于独有的历史、文化、生态等旅游资源,我市先后推出《只有爱·戏剧幻城》《天仙缘》《小镇有喜》等为代表的“演艺八大碗”。“演艺+旅游”成为文旅新亮点,也带火城市IP。
丹顶鹤“加利福尼亚”悠然自得地踱步、觅食,作为一位新晋“网红”,它的每一次现身,都让黄海湿地有了更多灵性与动感,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以丹顶鹤、麋鹿、勺嘴鹬为原型打造的黄海湿地“吉祥三宝”城市IP形象,热度不断攀升、深受游客喜爱,俨然成为城市的宣传员和代言人。
“到盐城·嗨周末”文旅品牌也火爆出圈。这个以“微度假”“夜经济”为切入点打造的城市IP,正在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持续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据监测,荷兰花海、九龙口、中华海棠园、草房子、日月岛、条子泥等景区凭借“小而美”“美而精”的特点走红出圈,成为游客周末休闲活动的热门地。
盐城的热门文旅产品,比想象中的要丰富得多。近三年来,我市先后实施省、市级重点文旅项目29个,总投资85.95亿元,淮剧小镇、云端赏樱、珠溪古镇、大洋湾颐和湖畔等新上项目即开即火,竹林大饭店、日出海湾等新场景火爆出圈,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12月12日,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如约而至,全方位解读《盐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交流发言和资源推介,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看一百篇描述盐城的文案,都不如亲自来看看。我市文旅将紧扣“现代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抓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两个厅市共建平台,紧盯核心指标,深入实施“六大行动”,深化文化、旅游、科技、体育融合发展,让游客满意而来、满意而游、满意而归,留下满意回忆。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王叶州宋金淦/文 高子瑜/海报
编辑:张伟伟 李艳 王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