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谷子”如何硬控盐城这群年轻人?
2024-12-17 17:40 我言新闻

最近爆火的“谷子经济”,得名自“商品”的英文单词“goods”的音译。其并非大众熟知的粮食“谷子”,而是以二次元文化为核心,围绕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影视作品等内容IP展开的周边产品经济。产品包括马口铁徽章,印刷海报、卡片,亚克力挂件、立牌,毛绒娃娃等多种形式。

“这个吧唧真的好好看,虽然不是我的推,但好想买。”在盐南高新区大有境商城的一家谷子店中,几位年轻顾客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同各种兴趣圈子一样,谷圈也有自己的“暗语”,比如“吧唧”是指徽章,“麻将”是说方形亚克力挂件,购买谷子的行为叫作“吃谷”,喜欢的角色简称“我推”,而“烫”“冷”则用来说明角色的热度。

这群自称为“吃谷人”的年轻人,正以其独特的社交方式和消费理念,引领着“谷子经济”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最具活力的消费趋势之一,并催生出一个价值超千亿的蓝海市场。

预售要等半年

“情绪消费”为快乐买单

在谷子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渠道中,直接购买现货叫作“吃现”,然而,许多热门IP的谷子商品往往采用预售制度。例如在今年12月上线的游戏《无限暖暖》,其周边旗舰店中,销量最高的产品便是一款预售徽章,发货时间长达200天。对于一些购买海外IP谷子的消费者,还要考虑国际运输的时间,通常需要等待八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将心仪的谷子收入囊中。

小小一块铁皮徽章,为何能让这么多年轻人着迷?“‘吃谷’就是为了让自己高兴。”这是“99后”小L的回答。在盐都区一家新媒体公司上班的小L是个资深“吃谷人”,她认为收集谷子,主打就是满足个人情绪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寻求身份认同。

“谷子不晒,等于没买。”小L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痛包”,即挂满各式谷子的包包。包的表面几乎被各式各样的吧唧覆盖,其间还点缀着几个可爱的娃娃。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携带工具,转而成为一个移动的个人展览馆,用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对特定作品的投入度。

此外,对于“吃谷人”来说,重复购买同款谷子也是他们对角色热爱的一种“证明”。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年轻人会将数个甚至数十个同款徽章整齐排列,然后拍照分享,这种行为在圈内被称为“摆阵”。从“吃谷”到“晒谷”,已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从消费到分享的轨迹。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普及,年轻人对于自我表达与社会认同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背上“痛包”走在街上,可以在人群中被一秒锁定,进而发现同好。在线上晒出自己的收藏,也能迅速吸引很多“谷圈人”的点赞和讨论。“谷子”正成为与陌生人破冰的社交工具,满足不少年轻人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更多的共鸣与归属感的渴望。

“炒股不如炒谷”

“限量”成抢购触发词

今年3月,知名日本动漫IP《排球少年》里西谷夕角色的徽章在线上二手市场拍卖。这枚直径7.5厘米、重20克,全球限量5枚的“吧唧”经过9人参与、99次出价,在1.6万人次的围观下,最终以7.2万元成交。此事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大众热议。

“吧唧”是目前二手市场上最流行的谷子,以经典的58毫米马口铁徽章为例,其材料成本大致在几毛钱,若是订单量大,出厂价格可以压到一块多,但在市场上普通售价在15至30元之间,此类通常被称作“普谷”。

虽然体积小、重量轻,材质成本也不高,但根据质量、发行数、角色IP等等,“谷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定价体系。如果被套以“限量”“稀有”“不再贩”等标签,同样材质的“普谷”瞬间就会成为“湖景谷”“海景谷”,价格一飞冲天。还有其他很多原因会影响谷子价格,比如配音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舆情,或是某个动画突然在国内流行……很多“吃谷人”形容,买谷子和买股票的感觉类似,买到手的谷子会涨也会跌。

限量版、特别版等概念,赋予了谷子额外的资产属性。在非官方渠道的买卖市场中,商品价格完全由供需、市场炒作和收藏者的购买意愿决定。目前热门的谷子动辄数百上千元,溢价超过十倍,单位重量价格甚至超过黄金,也诞生出“二次元一面墙,抵上一套房”这类夸张调侃的说法。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市场上“黄牛”的出现,也让一些“吃谷人”不区分是否真正喜欢某个IP的情况下,便开始争抢各类热门谷子。“买多了心疼三天,不买就要心疼三年。”盐城师范学院大二学生小G表示,这种心态在“谷圈”中并不罕见,而且拥有限量款或是特别的谷子可以成为一种社交资本,提升个人在社群中的“地位”。这种矛盾心理,既是谷子市场热度的一个缩影,也是“谷子经济”中一种独特的消费心理现象。

谷子店成打卡点

“二次元”能否拯救实体商圈

12月15日下午,盐南高新区魔力月光广场热闹非凡,刚结束漫展的年轻coser们聚集在漫友友动漫谷子店前,纷纷打卡拍照留念。去年十月开业的漫友友是盐城最早一批的谷子店,经营负责人李女士表示,伴随着一年来的口口相传,该店已经成为我市不少二次元爱好者的巡礼“圣地”。

年轻人的炒谷热,让不少线下商业实体都希望能赶上这趟“谷子经济”的快车。如今,在我市各县区,谷子店在商圈里遍地开花,甚至一些潮玩铺子和文体商店也加入了谷子销售的行列。然而,不同门店的谷子商品几乎千篇一律:排球少年、咒术回战、原神等热门IP占据了每家谷子店的货架。这种同质化现象导致消费者选择受限,也让商家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伴随着更多资本和个人的跟风加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除了同质化问题,线下谷子店在价格上也不占优势。与线上渠道相比,线下谷子店的“普谷”商品价格往往是线上的两倍,这让许多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也导致很多实体店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同时,市场上的热门IP资源毕竟有限,上游厂商常常采取捆绑销售的策略,将热门与冷门IP的谷子产品组合在一起推向市场。这种模式导致那些不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冷门IP产品,最终往往只能以折扣价处理。李女士透露,经营一家30平方米的谷子店,需要准备涵盖几十个IP、数百种品类的谷子产品,其备货成本高达120万元,这无疑给谷子店经营者带来了巨大压力。

尽管如此,在小红书、B站等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开个谷店月入三万”“谷子店保姆教程”等标题醒目的新媒体内容依然层出不穷,翻看到最后,往往都是加盟机构或是渠道商的广告词。

“谷子经济”崛起已是事实,随着圈层群体和文化的破壁与融合,必将继续走向新消费舞台的中央。但无论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都应警惕市场监管的缺失和当前盲目开店潮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冷静头脑,共同努力引导这股经济热潮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周创 张咪

编辑:张伟伟 李艳 蔡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