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来信 | 神秘绿色激光频现我市夜空?
2024-12-04 09:24 我言新闻
高速公路视觉防疲劳预警系统(资料图)

近日,有读者反映,在夜间行车至沈海高速东台段时,道路上会有大片绿色激光直射天空,时不时还会转向,让往来司机啧啧称奇。而在盐城市区,夜空中也经常出现一道绿色光束,醒目至极,吸引不少市民拍照围观。

这些神秘的激光究竟源自何方?又有什么特殊的作用?记者随即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了解。

夜间行车的防疲劳“黑科技”

盐城交警相关工作人员为记者揭秘了高速公路上空绿色激光的真正身份——“高速公路视觉防疲劳预警系统”,这是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夜间行车安全而采用的一种辅助设施。

自北向南贯穿我市的沈海高速全长约3710公里,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也是我国最长的沿海高速公路。盐城段高速道路笔直、驾驶环境单一、交通干扰较少,在这种状态下开车,司机很容易疲劳。“高速公路视觉防疲劳预警系统”通过在车道两侧和龙门架上部署激光灯投射绿色激光束,形成明显的光带,可以帮助驾驶员保持正确的行车轨迹,减少因疲劳驾驶或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交通事故。

激光灯通常设置在道路条件良好,易引发疲劳的路段上,其光束可以延伸2至3公里的距离。此外,绿色激光的选择也有其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人眼对绿色的敏感度最高,绿色光束在夜间对驾驶员的警示效果最佳。据《中国交通报》统计,自该系统试点以来,相关路段的夜间交通事故率下降了约15%,成效显著。

盐城交警借此提醒:“高速公路视觉防疲劳预警系统”只是预防疲劳驾驶导致事故发生的“提醒”措施。行车前要科学合理安排休息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要至少停车休息20分钟。夜间行车时,最好两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驾驶车辆时也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如果开车时感到困倦,应立即驶入服务区或最近的出口,离开高速停车休息。

守护空气质量的“火眼金睛”

与高速上设置的“防疲劳预警系统”不同的是,盐城市区夜空中显眼的绿色光束,是由环保部门安装,主要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据了解,这些安装在高楼楼顶的激光设备名为“大气颗粒物监控激光雷达”,通过向大气发射偏振脉冲激光,对激光传输路径上的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而激光雷达并非只有晚上才会发射激光,而是24小时全天候工作,相比传统监测方式,激光雷达更高效便捷,不仅能看到哪里有污染,还可以追溯到源头,以便环保部门准确地进行执法或处理。

记者同时了解到,激光雷达都是设置在激光有效范围内最高的楼顶,可以保证激光不会照射到其他楼体或人身上。所有安装的激光雷达设备都经过严格的环境评测,且设备本身也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

盐城“好空气”一直以来享有盛名。2023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2,连续八年列全省第一,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月度排名中多次保持前列。今年1至11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7.6微克/立方米,全省第四;优良天数比例为86.9%,全省第一。而随着更多高新检测技术引入,也将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周创

编辑:张伟伟 李艳 吴玉楼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