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78岁的骆凤英戴着太阳帽、坐在河道旁的辣椒地里,一边采摘一边和另外4个老人拉家常。
“家人各有各的事,我干不动重活了。以前只能干等着他们回来,现在可以在家门口摘红米椒挣钱,也算是劳动力了!”骆凤英一天能摘四五十斤,摘一斤得一元钱,不管摘多少,村里还补贴10元。这样算下来,她一个月能挣千元以上。
“你们看,房前屋后、河道旁……只要是闲置空地,长满了红米椒。”大丰区草堰镇西渣村党总支书记杨晓成介绍,西渣村领办盐城大丰尖兵土地管理专业合作社,探索“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新模式,引导村民盘活闲置土地,发展“三色庭院”经济,种植“红米椒+绿荠菜+黄玉米(水果)”,并与东台市绿佳园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所有品种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村民土地面积不管多小都能挣钱。”
“通过合作社统一机械平整、统一集中施肥、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病虫害治理、统一回收,村民只负责种植、日常管理和采摘。”杨晓成说,该村的分红模式有3种,村民可以根据自家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合作模式。
收辣椒、称辣椒、晒辣椒……有位七旬老人一直忙前忙后、干劲十足。他叫许天旺,原村支书。在打造“三色庭院”经济的过程中,那些不用村民操心的环节,都有他和所有村组干部的付出。
辣椒地里,杨晓成的电话响个不停,谈的都是带动周边8个村发展“三色庭院”经济、规划打造特色产业“三个品牌”、推进西渣村“两线”全面发展等话题……
辣椒地里还长着荠菜苗。“红米椒摘完了,绿荠菜也可以上市了,绿青菜和黄玉米也陆续种上。‘三色庭院’,四季有菜,就这样循环转起来了!”杨晓成哈哈一笑。
作者: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祖伊美 王海婷 大丰融媒记者 牟昱霖
一审:王祯丨二审:周樑丨三审:刘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