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野生丹顶鹤飞抵盐城越冬
2024-11-14 20:34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赵亮

这两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726万公顷的湿地上热闹起来,越冬候鸟“先头部队”已陆续回到它们喜爱的栖息地。11月14日,该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观测中发现了今年越冬季首批迁徙越冬野生丹顶鹤的身影。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沿海滩涂湿地,孕育着大量的生物,为鸟类栖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每年,约有300万只候鸟在此停歇、繁殖或越冬。整个冬季,候鸟在这片湿地呼朋引伴、自由翱翔,勾勒出一幅幅美丽而独特的生态画卷。

11月10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陈国远在日常巡护过程中,通过无人机观察发现,近200只灰鹤聚集在火红的盐蒿滩上悠然觅食,在它们周边还有一批普通鸬鹚、大雁、东方白鹳,或在水中停歇嬉戏,或在空中展翅飞翔。而在这当中,有几抹白色身影尤其醒目,“它们是野生丹顶鹤,共有23只,其中有5个丹顶鹤家庭带着幼鹤。它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在湿地里觅食、嬉戏、休憩。”陈国远说。

为扩大丹顶鹤种群数量,近年来,保护区持续推进人工繁育及野化放归工作,目前已放归40余只丹顶鹤。那么,保护区工作人员是如何确认这次观测到的是野生丹顶鹤呢?

“人工繁育的丹顶鹤,我们一般会在其出生100天之后,为其佩戴环志。这样它们到了野外,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和野生丹顶鹤区分开来。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丹顶鹤的环志往往会出现掉落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警戒距离进行区分。”该保护区工作人员李洪磊说,“野生丹顶鹤的警戒距离一般大于100米,人工繁育丹顶鹤的警戒距离一般小于50米。结合往年野生丹顶鹤的迁徙时间,并从是否佩戴环志以及对人群的警觉性判断,这23只是今年刚刚飞抵保护区的野生丹顶鹤。”

据了解,每年春秋两季,候鸟都会沿着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飞行数千公里,只为寻找最佳的生态条件来觅食、繁殖和养育后代。这种迁徙行为不仅是候鸟生存的本能,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通过捕食害虫、传播种子和营养物质,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保护区巡护人员表示,在繁殖季节,候鸟大量消耗昆虫,减少了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它们的排泄物也为土壤带来丰富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作为我国丹顶鹤主要越冬地之一,每年约有500多只丹顶鹤来盐城越冬。”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预计11月下旬将迎来野生丹顶鹤的迁徙高峰,它们将在此停留到来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

一审:吴玉楼丨二审:李艳丨三审:张伟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