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摘要
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承担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海洋产业集聚、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保护等重大任务的区域性海洋功能平台。此次,全国共有14个城市(区)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包括威海、宁波、厦门、深圳、上海崇明等。其中,江苏省有2个,分别是盐城和连云港。
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负责人介绍说,我市获批建设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要位于我市东部沿海地区,以东台市临海部分滩涂区和滨海县临海部分废弃盐田区两个片区为主。其中,东台片区100平方公里,范围东至黄海岸线,南至201县道,西至黄海森林公园、川港河,北至东台河;滨海片区50平方公里,范围东至黄海岸线,南近宋公堤和滨海港池,西至引潮河,北至环海堤公路。示范区建设期为2017—2020年。示范区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滨海湿地、滩涂等资源综合保护与利用新模式,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
——摘自2018年12月5日《盐阜大众报》
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来,我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强省建设、淮河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体系,大力推动蓝色经济迈向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盐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增长引擎。
盐城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管辖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82公里,沿海滩涂面积4553平方公里,海洋资源禀赋十分优越。靠海吃海就是沿海地区崛起嬗变的优势。近年来,我市唱响现代“海洋牧歌”,着力打造“海上粮仓”,为盐城渔业高质量发展拓出新空间。2022年,陶湾海洋牧场建成投产,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八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这是江苏首个集海洋养殖、海洋科研、海洋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项目,主要进行循环驯化养殖大黄鱼、海鲈、黑鲪等高品质海产品,每年可实现产值上亿元。
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其中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达5亿亩。在盐城条子泥垦区里,一群群充满热情的“新农人”正以他们的辛勤汗水兑现着丰收的承诺:2022年,垦区内500亩藜麦迎来收获,平均亩产达120公斤,成功实现了国内东部地区首次藜麦规模化种植;2023年6月,重度盐碱地油菜种植项目收获亩产283.99公斤的产量,创下全国重盐土盐碱地改良新纪录;四个月后,东台沿海重盐碱地改良水稻亩产超700公斤,再次刷新单产纪录。我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示范,为全国的盐碱地改良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盐城积极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构建全域旅游、全景世遗的旅游空间格局,精心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推动“生态资源”形成“生态产业”、支撑“生态富民”。黄海森林公园、荷兰花海、九龙口等景区组成了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持续擦亮“长三角高端康养组团”招牌,生态康养吸引力不断增强;条子泥景区成功获得零碳旅游景区认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充分挖掘鸟类、湿地和海洋元素,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产品,游客接待量不断递增,社会各界反响良好;东台市弶港镇巴斗村响应“退渔还湿”,走上了渔旅融合发展之路,实现从“卖海鲜”到“卖海景”的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化村……
俯瞰秋日的盐阜大地,滩涂上鹤舞鸟鸣,湿地中麋鹿欢腾……生机盎然、万物生长的盐城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2023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8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0%,比2012年的1544万人次增长2.1倍;实现旅游总收入5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比2012年的150.08亿元增长2.57倍。
扬帆满舵,蔚蓝可期。盐城将坚定不移向海进军,用好资源禀赋,努力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积极打造彰显国际湿地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
一审:严成丨二审:李艳丨三审:张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