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大丰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做实支农支小,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全力写好农村金融工作的“五篇大文章”,为大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大丰农商银行总行广场举行养老金融宣传活动
科技金融 助力科企创新
作为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在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导下,大丰农商银行更精准地向科创主战场配置关键资源,更快速地推进前沿科技进步。
深化服务机制建设。在该行《信贷支农投放指导意见》中,要求“聚焦全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盐城市23条重点产业链,有效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接专项行动,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启动‘智改数转’的工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择优加大首贷、信用贷投放力度”。
“盐丰e贷”产品上线
深化金融产品服务。制定“苏科贷”业务实施办法,为“苏科贷”备选企业库内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服务,依托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专版,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企业库与省普惠基金专版实现对接;积极对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银保合作等业务,并成功发放一笔5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深化服务模式创新。与地方科技局保持联系,及时关注科技型企业发展,定期更新维护名单,作为重点营销支持对象,加大走访对接力度,实现名单内企业走访全覆盖,确保应访尽访,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将科技企业对接与省联社“五访五增”等活动有机结合,积极上门走访,常态化开展对接,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贷户,持续跟踪其金融服务需求,提供信贷融资、账户开立、代发工资、员工社保卡换发等综合服务,提升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满足感。
与市大数据集团党建合作签约
绿色金融 构建低碳共富
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部署,做好市委、市政府建设四个“绿色盐城”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与绿色低碳共富协同的金融创新体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绿色金融的战略地位。
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推进机制。积极向绿色信贷优秀银行机构学习,逐步形成一套机制完善、产品丰富、队伍专业的绿色信贷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改造业务服务流程,为贷款准入、决策支持、利率定价与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全力服务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深化工业企业节能提效改造,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23条产业链中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创建绿色工厂和工业园区循环化绿色改造;支持电力、钢铁、纺织、造纸等传统高碳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减碳改造等项目以及高耗水企业节水项目;支持风电、光伏、储能与调峰等新基建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融资模式,积极支持海堤防护林、碳汇林、海滨湿地建设。
持续打造绿色金融企业文化。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健全内部绿色办公行为规范,促进自身低碳转型,减少社会资源占用。
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市场拓展。加大对绿色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拓展能够推动绿色发展的各类市场主体;探索与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碳排放权登记机构、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合作,支持企业开展碳交易和用能权交易;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加快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党建结对签约
普惠金融 聚焦支农支小
作为地方性农商银行,大丰农商银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把普惠金融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始终把金融服务作为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提供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坚守做小做散定位。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为主抓手,突出支持主体,重点支持乡村振兴、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新市民等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业态,树立大丰区域主办行的市场定位。面向“三农”、民营、小微、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把对小客户的金融服务做到成本低、效率高、服务好。围绕盐城、大丰两个大市场,制定不同信贷策略,研究新的客户关系维护管理思路。
持续打造特色服务。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国家金融监管要求,打造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兼具高度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领域和群体的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各类客群对于金融服务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不断加大投放力度。持续下沉服务重心,探索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实施批量预授信、正式授信、及时用信,做到服务不掉速、不断档,充分发挥本土银行的力量。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为企业融资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做到“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对有特殊要求的企业,简化审批手续,做到日清日结,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与省信用担保、农业担保公司以及市、区担保公司合作,优化担保方式,开展“信贷直通车”活动,解决客户贷款难问题;基于企业网银功能,实现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放款可网银自助办理,300万元以下贷款能够自主用信。
在上海农场调研绿色生态农业
养老金融 探索银发经济
重点围绕养老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积极向养老“三大支柱”提供金融服务,配套养老财富积累产品和消费产品,提供养老产业发展投融资支持。研发定制金融产品,提高市场辨识度,形成业务优势,有效满足老年客群养老储蓄、保险和投资、养老住房、适老化改造等金融消费需求,帮助老年客户守好“钱袋子”,管好“养老钱”。
加快产品设计与市场细分。围绕居民生命周期养老金融特定需求,结合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进行产品设计,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定期存款、养老金管理计划、养老保险、养老理财等。针对相对年长与受教育有限的群体,以代扣服务、柜面服务、普惠金融服务驿站驻点服务、上门服务为主;针对相对年轻、认知程度较高的客户,加大线上移动终端的培训、教育、引导。
加强场景合作与资源整合。积极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对接,如民政、人社、医保、卫健委等,及时了解政策方向与资源现状,与民政部门合作共建养老食堂,目前已为全区10个社区和两家农村长者食堂提供结算管理系统支撑,今年计划继续新增建设15家。对接家政公司、医疗机构、旅游景区等,在多场景植入银行客户权益体系,共同构建全方位的养老金融生态系统。
加速渠道建设与服务升级。充分运用服务网点多、金融服务站点遍布广、模式成熟等优势,结合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在现有的商务、政务、业务和村务的基础上叠加养老服务。利用已有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做好线下网点适老化改造,发挥自助机具作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老年客户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
在普惠金融服务点驻点宣讲
数字金融 加快数字转型
对照监管部门要求,在顺应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同时,充分考虑银行业务和管理现状,以结果和问题为导向,确立金融科技“数智化、标准化、专业化,引领化”四个定位,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加快数字化转型进度,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制定符合全行实际的数据质量标准,设立数字资产中心,建立全流程的数据治理管控系统,从源数据质量监控、归口数据部门质量整改、过程跟踪、整改数据校验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提升全行各条线数据质量。
推动数智银行建成。从“成本—效率—体验”三大维度设计架构,构建正确的数字化底层架构。综合考量成本、效率、体验等核心维度,平衡客户需求、业务战略和运营模式,提供卓越的金融服务体验。引入AI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行为模式和风险偏好,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强化数字风控建设。构建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数字化风控体系,全面覆盖业务的各个链路,并通过有效的监控指标来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及时发现,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通过建立科技人才资源库,开展全行科技人才盘点,绘制全行科技人才地图,并根据不同的业务、技术领域对人才库进行分类分级,适时成立专家组或各类敏捷团队,共同参与项目攻关、技术评审等工作。
大丰农商银行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加快推进自身的科技化、绿色化、适老化、普惠化、数字化转型,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审:韩昕栩丨二审:周樑丨三审:张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