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兴路!“新”动阜宁绿潮涌!
2024-08-28 07:53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通讯员 陈哲

近日,在位于阜宁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伴随机器的隆隆声,4台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高效而有序地忙碌着。作为一家研发生产高端锻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阜宁石油机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该公司不断向绿色低碳转型,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也在国际市场畅销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这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能,更好保障重大科技创新的顺利实施。

中材叶片

今年以来,阜宁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谋深走实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的阜宁路径。

盐阜快速通道

产业向“新” 赋能发展提“质”

“新”镜头:在江苏蓝天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束束纤维经过各种复杂的工艺,变成一只只滤袋,最终将会被安装到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企业的大型设备中,用于过滤工业烟气中的粉尘,烟气除尘过滤可达3毫克以下,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每一种滤袋都有不同的“使命”。有的耐高温,有的耐化学腐蚀。与众不同的是,这些滤袋都自带“身份”信息,如果生产质量不达标,企业可以追溯生产工艺纰漏所在,这便得益于公司近年来打造的“智维工业互联网平台”。2023年,该平台获评“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唯一项目。

“通过我们的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监控,一旦我们的数据出现异常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进行工艺的追溯。通过平台的使用,我们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借助信息化技术,蓝天环保对生产流程进行了精细化管理优化,提升了生产的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不仅有效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推动了信息技术与环保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绿色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新”镜头:在赛得利(盐城)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种先进的生产装备和环保设施正在高速自动化运转,配套智能化生产系统和高效节能的自动化生产线,使得日产能达到600吨以上。

赛得利纤维

赛得利是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商,所生产的纤维产品被送往全国各地,制造成无纺布、高端纺织面料、湿巾等各种生活用品,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生产运营各环节,不断满足了全球对绿色天然日用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镜头:近日,在阜宁县中江种业制种水稻示范田里,成排的自动喷枪分布在田边,随着温度升高,智能喷灌系统直接打开,水雾从自动喷枪喷涌而出,均匀地落在翠绿的水稻上。

中江种业今年新引进的智能喷灌系统,通过测控气温实现水稻精准喷灌,满足这个生长期水稻灌水和降温的需求,助力培育出更优质的“金种子”。“从以色列引进的智能喷灌系统,能模拟适合植物生长的小气候。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可明显降温4摄氏度以上,田间湿度增加10%左右,这样能保障水稻在孕穗关键时期有良好的生长条件,最终保证种子的质量。”中江种业副总经理查军民介绍说。

阜宁持续走好精耕农业之路,将智慧农业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围绕水稻、小麦及特色农作物开展育种科技攻关、优良品种推广,牢牢守护粮食安全。

农产品直播

种子作为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牢牢把握住种子资源,才能端稳手中的饭碗。中江种业建立以谢华安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省级院士工作站、江苏省杂交水稻种质改良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南方稻区企业区试协作平台、博士后实践基地,拥有分子育种实验室及人工气候室等配套科研设施,建有高标准育种基地500余亩。中江种业每年参加国家、省级以上新品种区域试验,先后获得省部级各类奖项1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省审农作物品种70余个。

黄河故道林果

种业创新发展是稳粮增产最核心的驱动力和保障。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江种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种子从单一生产到精加工的跨越。“中江种业每年平均研发投入持续在2000万元以上,保障种业创新。随着去年公司新建的智能加工流水线顺利投产,日加工量可达40吨。目前加工的小麦种,经过智能加工生产线精选之后包装,10月份前,优质的小麦种全部进入市场,确保秋季播种用种安全。”查军民介绍。

乡村振兴 建设和美乡村

“新”镜头:在阜宁县益林镇海陵河沿线,河流两岸植被茂密,河水清澈如镜。今年来,该镇聚焦城市建设,着力塑造活力之城新形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海陵河生态廊道为依托,以海陵路污水管道改造为抓手,实施海陵古街改造提升工程。如今,海陵河及海陵古街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水质逐渐变清向好,成为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以前晚上这边黑灯瞎火,很杂乱;如今通过整治后,水清了,岸绿了,还安装了景观灯,我们在这里散步感觉心情很舒畅。”家住海陵河附近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说道。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涂村

“新”镜头:在阜宁县羊寨镇单家港桃园苑新型农村社区旁,去年村里试种的瑞雪苹果已挂满枝头,清香四溢,这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新品种的优势,从而放心来引进。通过积极引导广大村民选用优质品种的果树,并且运用科学的种植方式,单家港村循序渐进,逐步踏上了一条独具产业特色的发展致富之路。单家港村党总支书记钱山说:“今年,我们黄河故道旁再添新绿,引进瑞雪、瑞香红果树近600亩,不仅进一步丰富黄河故道两侧的生态景观,优质品种的果树也将为村民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收益。”

串场河

羊寨镇利用黄河故道沙土培植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依托南京农科所,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团队开发的瑞雪、瑞阳、瑞香红品种,实现苹果、梨、葡萄三大主果品质全面提升。该镇通过积极引导村民选用优质品种的果树,并且运用科学种植方式,让村民实实在在地看到新品种优势,踏上一条具有产业特色的发展致富之路。

近年来,阜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好精耕农业之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新时代鱼米之乡。通过纵深推进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村落建设,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推动“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

县人民医院南院区

空气清“新” 天蓝地绿水清

“新”镜头:依河枕水的民居、目之所及的青砖黛瓦,处处透露着江淮里下河地区农村的古朴气息,穆沟古村是位于阜宁县的一个自然村落,村庄古朴风貌保存较好。从一砖一瓦,到一船一水,秀美的生态环境让暑期前来观光“打卡”的游客心旷神怡,纷纷点赞。“这里古村的环境很优美,小桥流水,走在村里,心情非常放松,如诗如画的优美环境让我们沉醉。”

穆沟古村

“新”镜头:晴空万里,十里荷塘,碧波荡漾,花香四溢。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荷香交织,构成一幅温馨欢乐的画面。今年暑期,穆沟古村迎来旺季,一批批青少年学生来到这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研学之旅。绘本阅读、莲子剥壳、趣味答题、制作荷叶梗泡泡机,“一颗莲子”的生命密码被深入探寻。在这里,孩子们亲近自然、聆听虫鸣、仰望繁星,感受生态之美。他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自然知识,更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吾心归来思故乡。”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准大学生们,走进阜宁乡村一线,在“看家乡、话发展、畅未来”主题观摩活动中近距离接触、了解家乡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实地感受家乡美好的生态环境。马集生态景观河道、钱码“堆上人家”等现场实景,让准大学生们对家乡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县实验小学北京路校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阜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聚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绿色建筑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农业,着力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把“阜明水秀”的绿水青山转化为“物阜民宁”的金山银山,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审:王祯丨二审:李艳丨三审:张伟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