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近公交站台,盐南高新区领秀嘉园小区住户刘怀文爷爷习惯性点开手机上的“我的盐城”App,查看车辆信息和道路状况。进入首页新增的“关怀模式”后,功能精简、字号变大,“操作起来更方便了。”刘爷爷说。
“关怀模式”是“我的盐城”App版本更新后推出的一项新模块。通过在功能设计上做“减法”,让用户体验有“加法”,缓解了老年群体的“数字焦虑”,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
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部署、精心打造的城市智能门户,“我的盐城”App上线5年来,为广大市民描绘了一幅美好数字生活图景。今年,平台以实现更加智能、更富温度、更有质效为目标,进行迭代更新。全新改版后不仅界面更加友好,服务内容也更加多元,让移动办事、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生活走进现实,成为盐城数字化改革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平台功能再升级 服务体验更便捷
通过“我的盐城”App领取补贴,是很多“新盐城人”扎根盐城、干事创业的起点。前不久,同济大学毕业生吴昊惊喜地发现,“‘我的盐城’App界面‘上新了’。”
“之前领租房、交通等各类补贴,要到不同部门的模块里去找。现在打开办事页,有了‘按主题、按部门、按人生事’规划分类,所有服务可以一键直达。”吴昊第一时间和同事们分享,并为平台的贴心设计点赞。
对原专栏“办事”页面进行升级,是“我的盐城”App2.4.3版本的又一项新变化。其中,“办事专题页”将平台接入的688项服务,重新梳理集成同一阶段内需要办理的多个单一服务事项,并按照个人从出生、入学、就业、婚姻、退休养老、身后事等重要阶段进行划分。
“相较于以往按主题领域分类的传统形式,这样的分类更符合办事群众实际应用场景。”“我的盐城”App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平台接入的服务越来越多,设计部门一直在优化界面功能,简化办事流程,增强用户体验。
简化办事流程,并不意味着缩减或放弃部分服务,而是利用大数据算法,匹配用户思维,重构平台界面的顶层设计,降低群众寻找和使用相关服务的时间精力。
此前,“我的盐城”App推出“生活”“政务”一体两面的设计模式,受到广泛好评。今年,平台对原有界面进行迭代升级,不断推出新的功能模块,努力实现从“有用”到“好用”的转变。
95后女生李沐言在一家投资公司上班,经常到外地出差,对新上线的“数字身份”功能给出好评,“电子证件、卡包、券包等全部聚合在一个界面,首页点击即可直达,方便快捷,安全更有保证。”
界面更智能、功能更强大,还要让用户“留得住”“愿意用”。为了增强用户黏性,平台陆续上线了“盐粒”积分、生日祝福等功能,不断提升市民体验感、获得感。如今,“我的盐城”App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城市生活服务管家”,同时也培养了市民“大事小事上我的盐城”这样的使用习惯。
群众办事提质效 为民服务有温度
“去窗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但是又怕材料带不全,来回跑浪费时间。”
“买卖双方时间安排不一致,不能同一时间集中在窗口办理。”
“人在异地没时间去线下窗口,线上办理没人指导又怕弄错。”
……
以往,在不动产登记大厅总能听到这些困扰办事群众的“声音”。6月3日,随着盐城不动产登记“可视化线上苏小登”平台正式上线“我的盐城”App,相关问题迎刃而解。
“用户只需要点击‘我的盐城’App进入‘不动产登记云窗口’,就可通过在线视频方式远程咨询和办理业务。15分钟即可办结,全程数据化、零材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目前“苏小登”平台已累计办理各类业务100余笔,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分享。
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走路”,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集中体现。作为链接政府与民众的重要工具,“我的盐城”App高效整合全市数据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上线的多项政务服务在全省领先。
此外,平台还打造了以旧换新专区、数币体验专区、社工考试培训专区等10多个特色专区,实现服务一网通办、办事快人一步。
为了破解健康体检“数据复用率低”等难题,年初,“我的盐城”App整合全市医院上线“体检预约”平台,重塑体检服务流程,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套餐查询、在线预约等,还能查询历史数据,实现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务。
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期间,盐城报名缴费人数排名全省第一。“我的盐城”App主动服务市社会工作部,搭建“社工考试培训”专区,上传数百条培训视频,为广大社工考试学员提供高效学习平台。
平台服务效果如何,群众用“指尖”投票。今年上半年,“我的盐城”App用户下载量达1166万、注册用户超648万,服务总调用较去年同期增长2.5亿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不好用、不能用的服务,平台也及时进行下线整改处理,持续优化群众服务体验。
多措并举创品牌 惠民活动种类多
春看花、夏摘果,又到了水蜜桃成熟的季节。7月28日,走进步凤镇康森生态园的百亩桃林,一个个红彤彤的果实挂在枝头,清新果香随风飘来。
桃园内,不少游客正忙着寻找个头、色泽上佳的水蜜桃进行采摘。高二女生夏文忙碌间隙还拿出手机与家人合照,记录下这次愉快的周末体验。
“到‘我的盐城’App首页可以领取优惠券,价格比平时便宜一半,非常划算。”夏文分享。
眼下正值“假日经济”“夜间经济”黄金期,不少景区、商家推出大额消费券活动,激发消费热情。线上平台五花八门,如何一站式集成全部优惠信息?
“我们按照‘整合资源,打造亮点、树立品牌’的要求,在平台上线活动专栏,把最新鲜、最优惠的资讯送到市民身边。”“我的盐城”App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平台活动累计曝光超820万人次,极大提升了平台活跃度、品牌影响力、活动惠民性。
稳增长、促消费,市委、市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我的盐城”App发挥责任担当,积极承接各类消费券发放工作,上线“汽车消费券、家电家居消费券、电动车消费券”等活动专区。
“活动期间,我们开通多个咨询渠道,包括App反馈、公众号后台反馈及咨询热线等,切实解决市民咨询难的‘痛点’。”“我的盐城”App运营单位、江苏智城慧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婷婷介绍,截至6月30日,全市汽车消费券成功发放6088张、发放金额1217.6万元,家电家居消费券领取率达100%。
城市对市民友好,市民于城市有为。市民们关心的除了一串串数字,还有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和方便。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我的盐城”App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台将继续秉承为民初心,紧扣“城市生活服务管家”定位,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以百姓需求为导向,用好数字化理念、数字化思维,实现广大市民和企业办事质效的大幅提升,营造更加智能、更有温度、更为精准的服务新体验。”
一审:顾海霞丨二审:周樑丨三审:刘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