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钱根苗引以为豪的经历——他是“郭兴福教学法”的传承者
2024-03-12 16:54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朱大力 文/图

“郭兴福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我军在群众性练兵热潮中推广的军事训练教学方法,今年是“郭兴福教学法”创立63周年、中央军委向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60周年。近日,央视军事频道的记者和“郭兴福教学法”发源地部队东部战区72集团军某部宣传部门的代表特地来到盐城,携手共同采访“郭兴福教学法”创立、学习和推广的参与者钱根苗老人。讲述60年前的那段难忘时光和与郭兴福亦师亦友的战友情谊,84岁的钱根苗老人感慨万千。

他参与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20世纪60年代初,为创新发展符合我军特点的练兵路子,部队迫切需要探索练兵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时任原南京军区12军某部二连副连长的郭兴福,结合打仗中积累下来的经验,逐渐摸索出边讲边做、细化步骤等练兵方法,在上级帮助和自己刻苦钻研下,最终形成了单兵、小组和班“围绕打仗、把兵练活”的战术训练方法。祖籍安徽安庆的钱根苗1959年12月入伍,成了郭兴福手下的兵,是二连三班副班长。

“郭兴福1930年出生,我是1941年出生,他生活中既热情、豪爽,训练时又坚持原则、严格要求,与我们这些他手下的兵亦师亦友。在他的指导下,战士们都成为‘小老虎’。”钱根苗说,1963年12月,叶剑英元帅发现这一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特点,随即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报告,并建议在全军推广。毛主席仔细阅读报告并对郭兴福的教学方法给予很高的评价,看到报告中把兵练得“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时在下面画了一条杠,说“这一条我最感兴趣”,当看到郭兴福教学法“继承了我军传统的练兵方法”时,又写下批示“不仅是继承,而且有发展”。

中央军委于1964年1月3日下达《全军应立即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运动》的指示,号召全军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群众运动。“带着敌情练兵是‘郭兴福教学法’的一大创新。”钱根苗回忆说,“在郭兴福的带领下,一旦进入情况,我们就可能是黄继光、董存瑞,如果需要用胸膛去堵敌人的枪眼、用炸药包去炸敌人的碉堡,我们班每个人都会不折不扣地去做,眉头绝不会皱一下。”

他曾被郭兴福称为“智多星”

在创立、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过程中,钱根苗始终都是参与者,他和战友们一起在郭兴福的带领下,参与巡回表演200多场,参观人数有上百万之多。摸爬滚打中,钱根苗成为郭兴福的好助手,因机智灵活被郭兴福称为“智多星”。“那个小苗苗的意见很好,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在一次大会上,时任12军军长李德生表扬爱动脑筋的钱根苗。

“我与郭兴福再次相遇共事是在1979年,那时我在南京陆军学校当教员,又与郭兴福一起走上练兵场。”钱根苗回忆说,1979年3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共南京军区党委为郭兴福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党籍、军籍,并任命郭兴福为南京陆军学校战术教研室副主任。1985年8月27日,郭兴福因车祸不幸去世。已经转业到盐城工作的钱根苗得知消息,感到很难过。

因为爱人的老家在阜宁益林,所以钱根苗后来成为盐城人。1984年5月,曾先后被原南京军区和南京陆军学校评为先进教员的钱根苗,以正团职转业随爱人安家盐城,在市粮食局直属粮库担任党支部书记、主任,2001年退休后,又积极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教育中。值得一提的是,钱根苗后来联系上郭兴福的爱人李淑贞,现在时不时互致问候。

晚年的他仍然宣传“郭兴福教学法”

“20世纪60年代,当时学习雷锋注重人文修养方面、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注重政治思想方面、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注重军事技术方面,我个人理解为应该三位一体,概括起来就是雷锋精神内涵。除了好人好事,还有爱憎分明、艰苦朴素、‘钉子’精神等。”钱根苗说,部队的经历让他难忘,无论在职工作还是现在安享晚年,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并且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教育儿孙弘扬雷锋精神,努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回顾人生经历,钱根苗总结为“84岁年龄,60年党龄,42年工龄,25年军龄,普通的一个老兵,一辈子学习宣传‘郭兴福教学法’”。得益于部队生活的锻炼,84岁的钱根苗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被邀请回到“郭兴福教学法”发源地部队参加相关纪念活动成为他的幸福时刻,受邀到学校、社区等地分享弘扬雷锋精神体会也是他最高兴去做的事。

经过60多年的传承,“郭兴福教学法”对部队创新训练方法仍发挥着激励作用。“1991年4月,原南京军区隆重集会,纪念郭兴福教学法创立30周年。能够受邀出席该活动,我感到很欣慰。”钱根苗认为,近年来,老部队经常邀请他去讲革命传统,说明郭兴福教学法经过历史考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王 祯  崔治国  胡 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