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盐城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丰富的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新四军纪念馆优化提升馆内展陈,创新开展各类工作,构建以“两中心一高地(收藏保护中心、研究利用中心、展示传播高地)”为主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观众聆听“一件旗袍”的故事。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张一轩 摄
“五个一”红色故事
传播理想信念
4月12日上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盛小华教授一行来到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华中鲁艺烈士王海纹的事迹进行采风学习。盛小华出自我国著名的盛氏小提琴世家,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盛中华兄妹是其家族代表人物。盛小华是盛中华之女。
在当天的活动中,盛小华师生共同演绎了刚刚创作完成的小提琴曲《一件旗袍的追思》,悠扬的小提琴旋律如歌如诉地在盐城幼专鲁艺学院的中庭飘扬,四周坐满了学校师生,全场鸦雀无声,大家一起静静地追忆昔日的华中鲁艺烈士。
“今年3月的时候,我参加了江苏省高层次文化人才培训班,盐城籍的同学向我讲述了王海纹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当天下午就赶到新四军纪念馆看了王海纹的旗袍,回去不久就创作了这首小提琴曲。”盛小华告诉记者,王海纹青春、执着的形象,以及盐城人民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令她深受感动。
今年5月,由市委宣传部和新四军纪念馆共同打造的“五个一”红色故事全部完成。“一次会师、一场战斗、一件旗袍、一块石碑、一种精神”成为盐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
“五个一”红色故事成稿后,我市对该系列进行全面提升打磨。一方面,新四军纪念馆组织馆内讲解员加深对红色故事背景、内涵的理解掌握,提高讲解员讲解技能水平,让红色故事更接地气,更能打动人,更能教育人。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活动传播“五个一”红色故事。在第三届百宫千馆万校少年儿童讲述党史故事活动中,新四军纪念馆组织少年儿童重新演绎“一次战斗”,并与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演绎《连旗不倒》节目,实现现代消防战士对新四军精神的传承;以“一次会师”和“一块石碑”为题材,打造沉浸式情景剧,增进参观过程中的体验感;以“一件旗袍”为题的红色情景剧《战火青春》走进学校、走进消防支队、走进企业、走进百姓舞台,深受好评。
树立“四个自信”
培育时代新人
6月20日下午,盐城市“四仪”教育青春仪式示范观摩活动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活动中《战火青春——一件旗袍》情景剧,让在场的初二年级学生看到了烈士王海纹的革命生平,身着“青春的旗袍”,胸怀不灭的信仰,不爱红装爱武装,慨然赴死,将青春定格在永恒时刻。王海纹的芳华报国志,让迈入青春之门的学子深有感触,进而反思该追寻什么样的人生。
盐城市“四仪”教育青春仪式示范观摩活动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
同样的反思也出现在新四军纪念馆和盐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研学活动中。当学生高唱着《新四军军歌》,感受着歌曲中新四军不屈不挠、英勇无畏,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时,“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该如何奋斗”的人生之问,一时间有了答案。
记者了解到,为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着力培育“四个自信”时代新人,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新四军纪念馆以青少年为目标人群,广泛开展了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与南京工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培塑青年学子红色理想信念;联合中共盐城市委党校、盐城市教育局、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红动馆校 薪火相传”共建实践活动;组织“铁军魂 盐城红”宣讲队走进市区中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进校园活动;在军部旧址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开展“旧址寻根——‘重返1941’沉浸式文化体验主题活动”;招募“小铁钉”中小学生志愿讲解员,从孩子的视角讲述红色故事,感染更多同龄人。
收藏文物史料
保存红色基因
7月14日上午9时许,新四军纪念馆馆长仇金标一行,来到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当天上午,国内著名新四军历史研究专家、93岁的丁星老先生,将其收藏的与新四军有关的图书、电视纪录片、新四军老同志书信和文章等珍贵资料,捐赠至新四军纪念馆。其中仅图书一类就有485种558册。
记者获悉,作为国内唯一的新四军全史馆,新四军纪念馆立足打造新四军史料的收藏、保护中心,加大文物史料征集力度,今年以来,该馆的文物征集小组赴北京、南京多地开展征集活动,先后举办常玉清将军、殷学润将军、新四军老战士张迁乔文物、资料捐赠活动。1-6月征集文物史料等近1200件,其中文物298件/套,大多与盐城籍将领和在盐城战斗过的将领相关,文物种类丰富,系统性较强,十分珍贵。目前殷学润将军捐赠文物展正在新四军纪念馆临展厅对外展出。
与此同时,该馆借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等场馆的成功经验,探索新时代文物工作新机制。
“为了让文物史料更多地惠及大众,我们正在建设‘智享’新四军红色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依托馆藏资料,与省市档案部门、党史办、高校、新四军研究会以及全国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单位等合作,力求打造最为完整的智慧化新四军档案、文献、图片、文物等公益性共享平台,促进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利用新途径。”新四军纪念馆文史部主任、研究馆员周振华告诉记者,目前该项工作的第一阶段已结束,完成新四军历史资料的数据采集34282页、新四军文物的影像采集近2000件。第二阶段将赴省、市党史办、新四军研究会采集相关文献、史料。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铁军血脉
今年5月18日,江苏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结果,在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揭晓。新四军纪念馆在大量史料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原创展览“一切为了人民——新四军历史展”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该展览分为《报国为民 铁军出山》《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践行宗旨 改善民生》《军民团结 夺取胜利》四个部分,展示文物100件,历史图片、文献250张,展项2处,功能区2处。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报国为民的初心和使命、艰苦卓绝的烽火征程、克敌制胜的辉煌业绩、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目前,该展览即将开展全国巡回展览。
策划专题展览是新四军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研究、利用中心的重要一环,此外,该馆强化科研工作,计划增设新四军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新四军纪念馆学术委员会,规划近3年重点研究课题和出版计划。其中,画册《铁军忠魂——新四军历史陈列》,不日即将正式出版。
与此同时,该馆广泛走访20-30处红色遗存遗址,挖掘新四军在盐城的故事;打造《盐阜英烈》沉浸式情景短剧,开发舞台红色情景剧《两军会师》《宋公堤》;与新四军干部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重走铁军路”活动;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党课》并开展宣讲活动。
“铁军魂 盐城红”宣讲队走进景山小学。
“要研究用好红色资源,不仅需要深度研究,更要考虑传播对象的接收程度。”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张树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馆针对不同的参观对象,研究撰写了4套不同版本讲解词,分层、分级、分类开展讲解,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这一尝试得到了参观游客的一致好评。
红色小剧场开微党课。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张一轩 摄
“我们对历史的纪念,决定了我们对未来的塑造。对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少年群体来说,新四军红色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新四军的故事,更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立志、成才、奉献、报国的故事。”仇金标说,在他看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就是不断地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找到前进的力量,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