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第19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专场
我言新闻 2022-09-02 17:29

主持人

大家上午好。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举办“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9场——“市文广旅局”专场,欢迎大家。

首先有请市文广旅局唐文健副局长介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总体工作情况。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文广旅事业产业发展的各位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根据安排,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盐城文广旅推动高质量发展、勇当沿海地区排头兵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文广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本原则,积极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路径,加快推动文广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现有全国文化先进县5家,拥有国家一级文化馆9家,国家一级图书馆8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家。拥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42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29个。拥有4A级以上景区2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高等级景区数量全省前4。拥有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7家;旅游星级酒店22家;旅行社155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164.3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278.15亿元,占GDP比重由3.59%提高到4.2%。

特别是近年来,我们顶住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等现实压力,努力将世界级资源转化成世界级产品,着力提升文旅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去年全市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量2515.3万人次,总量全省第6。市文广旅局先后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获集体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连续两年获市高质量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一、世遗效应不断放大。以产业化思维谋划世遗经济发展,科学规范保护区,优化体验区,提升人气区。按照“核心‘3+2’(“3”是麋鹿生态旅游度假区、丹顶鹤旅游度假区、条子泥分别聚焦“麋鹿”“丹顶鹤”“勺嘴鹬”,围绕主题展示、市场补缺、创意提升等短板拉长,加快研学游、小众游、度假游等产品培育,强化发展支撑。“2”是策应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一南一北”盐城两大战略空间,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标准,全力打造斗龙港和月亮湾两个度假区节点)、配套‘1+1+5’”(放大“1”条沿海旅游公路的串线联动功能,发挥“1”个东台长三角康养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弶港、斗龙港、黄沙港、新洋港、翻身河渔港“5个渔港小镇建设)布局思路,具象化打造丹顶鹤、麋鹿、勺嘴鹬“湿地吉祥三宝”,持续放大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放平台效应。继“世界自然遗产”后,盐城再获“国际湿地城市”金名片。黄海森林公园美居酒店、鹤里渔乡民宿等一批特色项目依次开放。大丰荷兰花海创5A通过省级验收,大丰斗龙港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去年世遗产品游客接待量占比超40%,同比增加32%。

二、全域旅游逐步彰显。围绕“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等5条文旅经济带建设,整合提升19个市级旅游园区。加快西溪、珠溪、大纵湖、九龙口等重点项目提档升级,不断丰富产品供给。1518公里美丽乡村公路串珠成链。大丰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台、射阳、亭湖、盐都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丰荷兰花海旅游风情小镇、东台天仙缘小镇、盐城大洋湾唐渎里等3家创成省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盐南高新区欧风花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三、文旅融合走在前列。用好旅游载体。盐城成功纳入大运河体系。大丰荷兰花海、建湖九龙口创建为省文旅融合示范区。省文旅融合标杆项目荷兰花海《只有爱》、东台西溪《天仙缘》、大洋湾《盐渎往事》、东台黄海森林公园音乐节等11个代表项目好评如潮。《淮剧小镇》《草房子》等4个新晋项目口碑市场双赢。用活文化灵魂。组织非遗进景区、进校园、云服务。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入列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淮剧APP上线,淮剧有声书屋、主题邮局开放,“淮剧数字化”项目获“2021文旅融合创新项目提名奖”“2022长三角企业数字化创新案例”。

四、艺术创作屡获丰收。充分挖掘梳理资源,尊重创作规律,加强管理规划,连续五年年均新创大戏剧本20部以上。《小镇》《爱我你就抱抱我》《热心人》分别斩获全国最高奖项——国家文华奖、群星奖、金菊奖。上个月刚刚落幕的省“五星工程奖”评选,盐城9部作品入选,全省第3,5部作品晋级舞蹈、戏剧、曲艺类前4名,全省第一。戏剧创作高产优质“盐城现象”受专家、媒体高度关注与肯定。

五、公共服务加快升级。坚持民生导向,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750平方米,全省领先。“天天悦读1+X”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市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文旅”“落地自驾”等一批惠民项目启用。市文化馆、市少儿图书馆改造工程等9家场馆建成开放。市博物馆、市民俗博物馆首开即成爆款。品牌化打造文博场馆“特别开放日”活动,每年近300场次活动霸屏市民“朋友圈”。市文化馆、盐都区群众文化艺术馆获省人社厅记大功奖励,全省仅5家。

六、品牌打造亮点纷呈。用好文旅传播手段,用心用情讲好“盐城故事”。发起成立全国22家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26家全国盐文化场馆联盟、全国地市级图书馆联盟。推动江浙沪皖四地文旅厅举办“东进之路”长三角红色旅游主题活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新四军纪念馆现场教学。接续举办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盐渎文化艺术展演月、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月、鹿王争霸赛、大洋湾樱花节等多项品牌活动。“花开盐城”“约定盐城探世遗”“盐城好秋色”“滋味盐城过大年”等“四季盐城”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扎实做好绿色低碳生态发展文章,努力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历史人文之美,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主持人

感谢唐局长。下面开始提问。

省广电总台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业带来巨大冲击,请问今年以来市文广旅局在推进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加快文旅企业恢复发展上有哪些具体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周雷朋处长:今年以来,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着力提升文旅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1-7月份,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18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0亿元。射阳、亭湖、盐都3个县(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高质量考核指标——“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半年2.14人次。文旅经济在疫情稍缓后,迅速触底反弹,发展势头良好。

一是稳企复苏扶持新发展。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抓紧国家、省各项纾困政策落地。先后争取省级旅游景区提质扩容项目3个共计290万元。申报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项目16个,申请低息基金贷款3亿元,争取省纾困项目资金11个共计2410万元。推进本地纾困措施解难。制定出台市本级《文旅纾困复苏十条》《落实困难企业贷款扶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实施细则》《落实企业防疫支出补贴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实施细则》等文件,自筹集资金3700万元,下达纾困资金944.54万元,惠及文旅企业145家。暂退92家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减免236家中小微企业租金,顺延12.66万旅游年卡使用期限,发放免费景区门票50万张(估值2500万元)。为亟须帮扶的文旅企业送上“及时雨”。

二是刺激消费激发新活力。统筹运用推介、宣传、活动等手段,拓展客源市场,带动文旅消费。承办省乡村旅游节等高层次活动,办好515盐城消费节、517生态三鲜美食节、518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节、520“我爱盐”青春艺术周,619沿海文化艺术周等活动,彰显城市魅力,提升文化内核。举办“盐盐夏日,暑你精彩”暑期游系列活动,按下文旅消费“加速键”。(仅7月份,全市接待游客840.86万人次,其中重点景区406.96万人次,文旅街区353.13万人次,文博场馆80.77万人次,省外游客比例逐步增高)。大洋湾唐渎里街区晋升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恒北村、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淮剧小镇、《船说海棠》晋升“水韵江苏”网红打卡地。“爱上夜花海”狂欢季、鹿王争霸、西溪啤酒音乐节、“森林呼吸”生活节、D·A艺术街区市集、建湖有戏等你来、海味射阳美食节、“缤纷滨海”等一系列活动捕捉消费热点、对口市场需求,人气火爆。

主持人

谢谢周处长,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扬子晚报记者: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请问市文广旅局下一步在布局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周雷朋处长:重点聚焦“核心、特色、合作”。核心打造世遗廊道。编制沿海世遗廊道建设规划,加快燕舞集团增资入股丹顶鹤、神鹿生态两家旅游公司。统筹谋划世遗入口、湿地度假、“湿地之眼”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加快丹顶鹤世遗小镇、麋鹿生态小镇一期、条子泥景区、鹤乡菊海民宿等21个在建项目推进。条子泥海韵园、新丰镇老街改造二期、“月下爱河”旅游综合体、大龙岛特色民宿、郁金香健康养生文化中心等5个项目年内竣工,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特色打造文旅经济带。围绕“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5条经济带,推进中部西溪梨木街二期、珠溪古镇续建、大洋湾组团、中韩国际文化街区,西部九龙口淮剧小镇二期、九龙口精品酒店、北部梨花语续建、红色五条岭红色教育基地等26个项目建设,厚植文化底蕴,标识特色烙印。合作建设旅游园区。发挥燕舞、交投、悦达、银宝等国有平台资源优势,围绕中青旅、恐龙园、携程等头部企业,高频次组织各种形式有效招商活动,引入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业态等,实现强强联手,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主持人

谢谢周处长,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中国江苏网记者:近年来,全市文旅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市民、游客满意度日益提高,请问市文广旅局下一步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和优化服务上采取哪些措施?

朱海燕处长:在丰富产品供给上,重点聚焦“景区街区化、街区景区化、场馆情景化”。景区街区化,以21家4A级以上景区为“链主”,进一步完善“吃、购、娱、康养、体育”等要素功能。在川东闸小街、黄沙港古韵渔村、西溪梨木街等新增节点,布局盐城特色美食店、河湖海“三鲜”美食连锁店;有效推进文创产品量产和量产产品文创;加快东台康养基地、复旦大学苏北健康管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培植打造一批最美跑道、骑行线路,户外瑜伽等健体基地。街区景区化,按照景区化标准,运营管理好“渎上老西门”、DA街区、920街区等20个文化特色街区,加大无界剧场、1956星剧场等新潮“游娱”业态植入,加快培育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全面拓展休闲、舒适的阵地空间。场馆情景化,重点是“情景化”空间构建和升级服务。围绕“情景化”布展,搭建“作者—读者”对话桥梁,加快市博物馆、美术馆二期、射阳新图书馆、阜宁大剧院等建设。围绕“文教合作”场馆平台搭建,常态化推进场馆实践教育课堂服务,升级打造“盐学”品牌,让场馆成为孩子们热衷的“第二课堂”。突出“四量”抓好高质量考核指标。盘存量,利用好现有空间阵地;扩增量,尽可能将现有场馆全部纳入统计基数,补齐部分县区场馆缺项;抓动量,办好各种特色活动,加大频次进社区、景区、学校等;会计量,应统尽统。

在优化服务上,重点聚焦服务的“广度、速度、温度”。便利服务增广度。尽快开通沪苏盐旅游专列。增开旅游公交线路班次。拓展“高铁+租车+酒店”一站式服务运营网点,覆盖大市区,延伸至东台等周边县(市)。对接阿里等电商企业,探索“人到家、货到家”旅游商品线上线下融合(O2O)模式。数字服务提速度。加快盐城智慧文旅平台与携程、同程、阿里、莫愁、高德等应用衔接,力争年内入驻商户1000家,产品1.2万个。集成“1+11”串场特色模块,实现线上线下即时资讯互通,一部手机游盐城、“拎包就走,任性出行”目标。贴心服务加温度。组织“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学习、服务技能比赛”等方式,提升景区、场馆、街区服务水平及品质。结合创文等工作,联合商务、市场等部门以市场化手段淘汰一批低品质景(店),扶持一批特色景(店),推出一批盐城必进景(店、馆),创塑盐城文旅温馨服务“可盐可甜”品牌。让每位游客都能成为盐城文旅现实代言人,实现“以客引客”目标。

主持人

谢谢朱处长,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盐阜大众报记者:当前,全国各地在深入实施文明探源工程建设,请问我市这方面工作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金龙华处长:重点聚焦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按照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要求,提高考古遗址发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扎实推进串场河、里下河周边遗址遗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等保护利用,形成一批具有盐城辨识度的研究成果。传承彰显“盐城现象”。围绕党的“二十大”重要时间节点,依托盐城特有的历史题材、红色题材,加强策划、精心创作,新创音乐剧《归》、淮剧《阳光县长》、杂技剧《四季江淮》、锡剧《伤逝·涓生之路》,打磨提升淮剧《小城》《谷家大事》《范公堤》、曲艺剧《盐阜往事》等冲刺省“五个一工程”评选、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调演等。创新推动价值转化。筹办盐城非遗学院(学院+基地+产业组合模式)。优化中华淮剧官网及APP,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经济,打造一批高层次产品和新型业态。提升博物馆服务教育功能,加快新四军纪念馆“践行新思想实践典型”工程建设,叫响盐城红色“新马泰”,打造新时代盐城文化地标,让历史厚重在价值转化中绽放璀璨光芒。

主持人

谢谢金处长。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