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大家下午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统一部署,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牵头举办“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主要成就和创新举措。现在是第四场活动——“区文广旅局”专场,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盐都区文广旅局副局长施俊彦先生,介绍全区文旅发展总体情况。盐都区文广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王宏贵先生,盐都区文广旅局行政管理科科长沈岗先生,盐都区文广旅局旅游促进科科员瞿跃华女士,盐都区文广旅局产业发展科科员潘海祥先生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施局长作介绍。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盐都文广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安排,我先介绍一下盐都文广旅工作总体情况。
一是打造文艺精品,提升优质文化供给力。近几年,我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先后打造了二十几部文艺作品。盐城市淮剧团5部淮剧《鸡毛蒜皮》《十品村官》《半车老师》《菜籽花开》《送你过江》先后进京献礼演出,相继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等高含金量奖项。盐都区是苏北首家“中国曲艺之乡”,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迭创佳绩,数来宝《爱我你就抱抱我》荣获中国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今年,淮剧《宋公堤》和曲艺剧《盐阜往事》正在不断打磨提升,为去省进京演出做好准备。音乐剧《白兰花》、舞蹈《e起回乡》、盐阜说唱《荡里小伙在成长》等3部作品荣获江苏省第15届“五星工程奖”,作品得分均排名前三名。
二是做实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持续打造“欢歌笑语走基层”村村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品牌,通过专业文艺团体巡演和购买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市淮剧团、区文化馆、区群艺馆的引领作用,真正将群众喜欢、有品位、有格调的艺术节目送给基层群众,每年完成送戏下乡500余场。大力培育新的群众文化力量,我区3支群众文化团队获2021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3个公共文化空间获2021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紧扣“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结合单位实际,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相继开展了庆祝建党100周年“踏着烈士的足迹”文化惠民巡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1第六届清风盐都·廉政文艺下乡行、江苏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年百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盐都站)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献礼建党百年”盐都区学党史知识竞赛、“听党话组歌联唱”暨首届歌咏比赛、“赓续红色精神,同庆建党百年”专场文艺惠民演出等,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娱乐中受到了生动的红色教育和精神鼓舞。今年,为积极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文化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我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有23项系列活动的文旅系统“强国复兴有我”群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计划。目前,已启动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读书征文、“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欢歌笑语走基层文化惠民巡演、“喜迎二十大 幸福连万家”江苏省第四届快板大赛等活动。
三是展现非遗特色,增强风俗文化传承力。近几年,我局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力度,在重要景区内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体验点,特别是节假日,让无限空间非遗进景区形成常态化;开发具有盐都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让文创产品融入非遗元素,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把盐都特色非遗项目融入盐都旅游线路,打造文化旅游互动体验线路。目前,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3项,其中国家级1项,淮剧,省级4项,为盐城老虎鞋、八桅立式大风车制作技艺、沈拱山的传说、柳编,市级20项,藕粉圆制作技艺、义丰龙舞、打莲湘 、三人花鼓、剪纸、花担舞、里下河渔民婚俗礼仪、跑旱马 、大纵湖醉蟹制作技艺、秦南青狮舞、盐城方言快板、水泥雕塑、何家笛箫制作技艺、龙冈面塑、江淮口哨、盐城风鹅制作技艺、大冈脆饼、葛武嫩姜片、泥塑、戚氏膏药,区级8项,踩高跷、气象、农业谚语、古籍修复与装帧、麦芽糖制作技艺、手工针织技艺、泥塑(太平泥叫叫)、茶叶画 、糖塑;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38人,省级2人,为老虎鞋传承人周纪珍,淮剧传承人王书龙,市级19人,区级17人。
四是放大旅游内涵,构建文旅发展大格局。盐都区是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现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4A级景区2家,分别是大纵湖和草房子,3A级景区5家,分别是世纪公园、郝氏故里、大云山佛教文化园、三胡故里、龙冈桃花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杨侍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家,分别是仰徐村、三官村、花吉村,省工业旅游区1个(同力糖果)。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休闲旅游创新发展观察基地”等称号。近几年,我局始终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对标补短板,紧抓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区旅游重点项目。东晋水城、草房子、花吉葵园、“渎上·老西门”、海洋路网红街等新景区、街区先后对外开放,深受市民欢迎,现已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深入推进“旅游+” “+旅游”行动,不断创造旅游新品,让全民共享旅游成果,呈现了“旅游+康养”: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泾口湿地风情园;“旅游+农业”:仰徐乡村乐园、台海花卉港,“旅游+体育”小马沟体育公园;“水利+旅游”: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等新业态,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供给,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
五是精心宣传推广,打响文旅传播大品牌。在盐都文旅发展大会暨城市品牌发布会上,盐都小精灵家族城市品牌IP形象,“在盐都,遇见美”盐都文旅形象宣传语等全新盐都城市品牌体系正式发布。搭建了曹文轩儿童文学创作基地、中国田汉研究会小剧场艺术基地、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平台。连续举办草房子国际儿童阅读周、“中国·盐都小剧场剧本孵化班”、江苏省快板大赛惠民演出、全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交流展演活动暨乡村题材曲艺创作论坛等活动,承办第14届省“五星工程奖”苏北片区初评等文化赛事活动。举办杨侍全国优秀曲艺作品展、龙冈淮剧嘉年华、三胡故里两岸三地书法展、大纵湖生态湿地旅游节等主题活动,把文化的元素植入旅游发展,不断提升盐都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户外广告、报纸、交通枢纽等媒体和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全面开展宣传造势,对外宣传盐都文化旅游资源。
六是加强基础建设,推进文旅产业大融合。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强化文旅融合配套大支撑,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好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标识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链条。全面开通旅游客运班车,全区休闲旅游景点实现市镇公交全覆盖,高速、国道、省道与景区交通无缝对接,与长三角等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在多地开通盐都旅游“直通车”。建成旅游公路6条、176公里,对沿线旅游标识牌、停车场、旅游厕所进行全面优化提升,建成多处休闲绿道、慢行系统。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投入运营,东晋水城、草房子乐园等景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承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游客综合满意度95%以上,大纵湖旅游度假区荣获盐城首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回首过去,我们收获满满;展望未来,我们扬帆起航。下一阶段,区文广旅局将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文化铸魂、实施文化赋能,推进旅游为民、实施旅游带动,推进文旅融合、实施创新发展,开创盐都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盐都特色、生态优先、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一、重点项目高标准实施
1、龙头项目示范带动。将龙头项目、重点项目作为头版头条,要素集中,精力倾斜,把重点项目建成示范工程。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丰富东晋水城业态,加快十里湖塘花海景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老景区提升和湖荡风情小镇建设,将老景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体验丰富、配套设施完善的高品质景区;加快老街区改造,提升集镇配套服务功能,打造以湖荡湿地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草房子乐园修学旅游度假区:按照 5A景区标准完善配套工程,开发景区周边民宿、农家乐、文学露营地(含房车),打造承载文化艺术交流、传播、研究及儿童文学互动的旅游度假区。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对沿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围绕河道生态、绿道观光、旅游发展、文化传承、产业完善五个方面,加快对已建成的区域做好投入运营前的各项工作。龙冈桃花园:围绕核心区提升规划要求,快速推进入口集散服务区、桃花集文旅体验区、古海岸运动游乐区、东方红研学拓展区及景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并尽快投入运营。
2、乡村旅游串珠成链。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努力形成乡村旅游葡萄串效应。提升乡村旅游“五朵金花”内涵品质,将125省道、青年路两侧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及在建和待建的乡村旅游点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按照“乡村风情,水乡特色”定位,发展民宿、农家乐,兴办渔家乐、特色农家大院等;以蟒蛇河水上生态文化廊道游览线路为抓手,将里下河民俗文化融入沿途的景区景点,打好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两张牌;以“农旅结合、以旅强农、以农促旅”的要求,加大位于125省道两侧的番茄主题公园、台海花卉港、三官农庄和七星农场等高效特色农业的资源整合力度,突出打造“旅游+农业”旅游新业态,培育周伙、倪杨等一批新典型,在促进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高速发展,形成覆盖城乡的景观带、致富线。
3、配套设施提升优化。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加快蟒蛇河风光带旅游公路、盐兴线旅游公路等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盐都2号旅游公路和5号旅游公路建设,与S331和S125实现无缝对接,并打造好沿途节点,建设2个旅游驿站,增添地域特色,实现“城景通,景景通”。加快西部湖荡湿地建设,尽快打通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建湖九龙口和阜宁金沙湖的旅游通道,主动对接沿海产业资源,打造水绿雅韵的休闲旅游名城。加快阜兴泰高速出入口建设,改善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的交通条件,缩短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三官村、杨侍村、仰徐村、台创园、泾口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要按照旅游厕所标准提档升级,三年内全区旅游厕所要达到A级标准。
二、旅游业态高品质发展
1、景区品牌创建。力争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和省级湖荡风情特色小镇,杨侍农业生态园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渎上·老西门创成省级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
2、活动品牌打造。以举办“花开盐都 春游水乡”和“畅游盐都金秋行”为契机,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高标准、高档次构建旅游品牌体系。着力打响“在盐都,遇见美”旅游形象品牌;深入挖掘盐都生态资源、湖荡湿地资源、人文资源等旅游资源品牌;积极创立大纵湖旅游度假区自在生活季、仰徐世界草莓论坛、大纵湖大闸蟹美食节等旅游节庆品牌;逐步推出生态湿地游、人文风情游、美丽乡村游、红色文化游等四条旅游品牌线路;包装开发草房子、大纵湖等旅游商品品牌。
3、客源市场拓展。以占有客源市场、拥有市场规模、形成市场区域梯度为目的,主攻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研学体验等市场,打入长三角旅游客源市场。多角度、多方位开展盐都城市品牌营销策略,把宣传城市整体形象与旅游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以举办“春秋”两季活动为契机,围绕大纵湖、草房子、仰徐、杨侍等重要节庆活动,借势、借事,扩大宣传,实现以节造势、吸引人气、扩大影响的目的。组织赴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和徐州、宿迁等苏北地区旅游推介会,以及加大上海、南京等地宣传营销力度,利用“三号”、影视植入、微视频等媒体网络宣传促销手段和形式,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攻势,加强对盐都整体形象和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促销,吸引更多游客到盐都休闲度假,努力形成“游在盐都,住在盐都”的新局面。
三、文化旅游高效率融合
1、融合品牌打造。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草房子充分发挥曹文轩名人效应,打造草房子国际儿童阅读周品牌,每年举办草房子国际儿童阅读周活动;三胡故里全力推崇胡公石的书法历史地位,打造两岸三地书画展品牌;杨侍生态园借力盐都创成“中国曲艺之乡”的名牌效应,打造中国盐都·全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交流展演品牌,每年举办这一全国性展演活动;龙冈桃花园挖掘孔尚任与《桃花扇》的人文底蕴,与国家级非遗淮剧结合,打造淮剧嘉年华品牌(每两年举办一次),创作一台全国有影响力的淮剧精品剧目,提升盐都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红色基地建设。弘扬盐都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盐都革命陈列馆的红色文化主阵地作用,常年举办红色文化展览;积极挖掘整理以烈士命名的村名、地名,建设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等,在建成学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冈佳富红色纪念馆等一批红色纪念馆的基础上,再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形成以盐都革命陈列馆为起点,大纵湖红色教育基地为终点的红色旅游线路。
3、研发文创产品。草房子乐园、三官农庄、杨侍生态园、泾口湿地风情园、仰徐乡村乐园、三湾人家等地要结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招引文创企业,重点将剪纸、柳编、面塑、老虎鞋等非遗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有针对性地研发具有盐都文化特色、历史传承、民俗民风,实用性、欣赏性高的文创产品,做活东晋水城非遗展示馆,延伸游客消费需求。
主持人
感谢施局长。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们进行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盐都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宋曹、标准草书传承人胡公石、“苏北鲁迅”宋泽夫、“中共一支笔”胡乔木、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等文化名人的故乡。请问,近年来,盐都在推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方面有什么特色亮点和好的做法?今后,将采取哪些举措,来进一步推进群众文化事业建设?
盐都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王宏贵:近年来,盐都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不断强化文艺精品创作,逐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好发展。我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江苏省首批文化示范县、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迭创佳绩。2018年,数来宝《爱我你就抱抱我》、小淮剧《心路》双双获第十三届省五星工程奖,实现曲艺类节目省级奖项的历史突破;2019年5月《爱我你就抱抱我》参加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并荣获中国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实现盐都乃至盐城曲艺史上该奖项零的突破。2020年,音乐剧《一副眼镜》、快板书《荷花荡里春风暖》和民歌《荡里小伙就爱唱》等3部作品获省第十四届 “五星工程奖”,获奖数在全省县(市、区)排名第二。快板作品《小动物的倾诉》、《中国精神中国人》分获省快板大赛少儿组一等奖、成人组二等奖。2021年5月22日,群艺馆创演的江苏首部曲艺剧《盐阜往事》首演获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和赞誉,该剧获2020年江苏省曲艺家协会重点中长篇创作项目、中国文联2021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江苏艺术基金2021年度大型舞台资助项目。2022年8月,音乐剧《白兰花》、舞蹈《e起回乡》、盐阜说唱《荡里小伙在成长》等3部作品荣获江苏省第15届“五星工程奖”,作品得分均排名前三名。
群众文化阵地建设成绩斐然。2017年,我区成功创建“中国曲艺之乡”,为苏北首家。区群艺馆建成开放,全省唯一。2019年1月,盐都区大纵湖镇(龙舞)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区17个镇(街道)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5个,二级文化站7个,三级文化站5个。秦南、大冈、郭猛、盐龙、楼王、尚庄等镇级文化站全面提升,其中,总投资达7000万元的郭猛镇新文化站于今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文化站功能齐全且综合性效能较强,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市民广场2000余平方,建设水平全市一流;区、镇、村三级文化网络进一步完善,真正实现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我区已连续四年举办江苏省快板大赛惠民演出,连续四年举办全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交流展演活动,连续五年举办草房子国际儿童阅读周活动,成功承办第14届省“五星工程奖”苏北片区初评等文化赛事活动。我区每年开展“欢歌笑语走基层”村村到文化惠民巡演活动500多场,“欢歌笑语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全市十大文化品牌之一。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区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和各镇(街道)文化站的作用,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主题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从而真正将群众喜欢、有品位、有格调的艺术节目送给基层群众,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娱乐的同时受到生动的文化熏陶和文明教育。
省广电总台记者沈春良:今年针对老年人诈骗行为愈演愈烈的情况,国家从上而下开展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现在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可能会出现以“不合理低价游”等手段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行为,请问盐都区是如何打击整治这些文旅行业养老诈骗行为,帮助老年人守好他们的钱袋子的?
盐都区文广旅局行政管理科科长沈岗:
为促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维护文旅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给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的指示精神,将打击文旅市场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纳入常态化工作内容。制定并印发了打击整治文旅市场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阶段性目标任务,突出督导考评,切实增强开展专项行动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
具体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文旅系统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区文化馆和区群艺馆根据养老诈骗案例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并送戏下乡10余次,深入农村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区博物馆加强讲解员的专项培训,对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防范养老诈骗小故事,加强养老诈骗防范知识的输入;区美术馆举办防范养老诈骗主题书画展,强化老年人防范养老诈骗意识。二是利用各公共文化设施和旅行社LED显示屏全天候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图页、悬挂标语横幅、张贴养老诈骗宣传海报、深入旅行社细心讲解等方式,公布12345举报热线、12337举报平台,积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切实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三是结合“中国旅游日”、“博物馆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殊节点,组织工作人员在景区、星级酒店等地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老年人群宣传讲解防范“不合理低价游”“艺术品投资骗局”相关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20余人次。四是加强文旅市场经营主体单位的日常监管,组织专班人员通过走访、座谈、现场核查等方式重点排查旅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整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旅行社以预付卡、会员费、理财产品等形式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以不合理低价游诱骗老年人旅游,通过诱导、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奢侈品、日用品等商品等旅游市场涉及养老诈骗的问题隐患。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完善宣传、排查、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联合监管,精准打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彻底筑牢养老诈骗“防火墙”。
盐阜报社记者张兆领:盐都的“乡村旅游”是盐都一张靓丽的名片,请问盐都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下一步还有哪些发展措施?
盐都区文广旅局旅游促进科科员瞿跃华:
1.坚持农旅融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提升龙冈桃花园、杨侍农业生态园、三官农庄、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乡村旅游区配套服务品味,连续多年举办龙冈桃花节、台创园花卉展、仰徐乡村乐园草莓节、泾口湿地风情园垂钓大赛、杨侍农业生态园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盐都乡村旅游“拳头产品”。
2.强化增收致富。杨侍村全村3000多农民有近2000人成为足不出村的旅游“打工仔”,乡村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20%。台创园引导当地1000多名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花卉富民已经成为当地农户脱贫创业的致富路。
3.完善服务功能。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智慧旅游项目进入调试阶段。重点景区完善智慧旅游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和数字化平台,实现景区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开通重点景区公交车,实现高速、国道、省道与景区交通无缝对接。建设旅游公路、完善全区慢行系统,建成多处休闲绿道,对区内国省干道旅游标识指示系统全面更新升级。大力推行厕所革命,所有景区做到旅游厕所全覆盖,全区现有80座A级旅游厕所。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市文旅产业大会召开后,请问盐都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是如何落实贯彻会议精神,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
盐都区文广旅局产业发展科科员潘海祥: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我区高度重视。
1、大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强势推进2022年列入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大纵湖景区提升项目截至7月底完成投资50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的60%。目前停车场改造已经结束、门口商店土建已经结束,正在装修、西门出口处已经改造完毕,柳堡红色大礼堂改造已完成,景区内道路已经改造结束、景区观光车停车场所已经改造完成。下一步将按照5A级景区建设标准和设施完备的要求,对大纵湖景区实施整体提升,做好游学、研学、亲水和湿地宣教等项目。湖荡特色小镇项目截至7月底完成投资126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的63%。目前水润天成酒店完成装修改造;朝阳河、庄沟河、向阳河、马踏沟河环境整治工程正在方案设计;幼儿园消防设施改造完成;部分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和购物中心商店正在装修,红色大礼堂装修基本完成;影视城宾馆楼和餐饮楼正在装修。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东晋水城节点提升;朝阳河整治及老镇区立面改造,小镇客厅和镇标建设,集镇道路和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
2、大力推进文旅招商推介。7月29日,我区在苏州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在文旅招商专场推介中,根据市文旅产业大会对我区的精准招商要求,我们邀请了长三角20家客商参加推介会,拜访了3家当地文旅企业,同时我区与苏州同程旅行集团签订了框架性合作协议,双方商定通过其线下旅行社为我区旅游景点输送全国各地的游客;通过其在线旅游平台销售大纵湖旅游度假区门票、度假产品。通过这次文旅招商专场推介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更好地推介了盐都文旅的品牌。
3、全面整合、盘活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我区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强化资源整合、完善功能配套、积极宣传推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先后创成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拥有各类景区景点20余处,成功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文旅发展大会的要求,切实提升景区、景点运营管理水平,推动全区文旅发展提质升级。持续完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以景区扩容、设施配套为重点,加快完善主要景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相关配套,全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主持人
谢谢!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嘉宾,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