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第11场——市商务局专场
我言新闻 2022-08-03 15:53

主持人

盐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主持人倪世勇:

大家上午好。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举办“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1场——“市商务局”专场,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市商务局副局长程颖女士发布近年来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市商务局投资促进处处长王玲春女士,对外贸易处处长接燕萍女士,外国投资管理处处长周卫鹏先生,开发区处处长姚学文先生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程颖副局长发布近年来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

市商务局副局长程颖: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层次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成绩斐然。去年11月,全市对外开放大会成功召开,吹响了盐城“开放再出发、开放再提速、开放再发力”的号角,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最强动能。

一、利用外资量质提升,外企集群初具规模。一是招商成效不断显现。每年定期举办“5·18”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组织赴境外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在北京、上海举办跨国公司专场推介会,常态化组织“云洽谈”“云招商”,推动SK、金光、维信电子、日铠电脑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初步形成了外资集聚发展生态。2022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0.5亿美元,增长29.2%。二是外资结构不断优化。近5年来,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占全市平均比重超50%。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59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达63%,其中起亚汽车到账3亿美元,SK新能源到账1.46亿美元;高技术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三是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精细化做好外企服务保障,推出外商企业“直通车”服务,开展“外企与部门面对面”和“银企对接”等品牌活动,今年以来共为104家外资企业授信265.6亿元。健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挂钩服务重点外资项目机制,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企业出具来华邀请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

二、对外贸易扩量提质,外向程度不断提高。一是外贸总量高速增长。自2020年外贸进出口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后,2021年实现进出口再创新高,达174.2亿美元,同比增长45.9%。今年4月份出台跨周期调节稳外贸15条政策,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上半年实现进出口108.7亿美元,同比增长44.9%,增幅列全省第2位,首次实现半年破百亿,对外依存度提高至21.8%,比去年增加4.8个百分点。二是外贸业态持续丰富。2020年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抢抓外贸新业态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两平台、六体系”建设,推动“1+4+N”跨境电商园全域布局,今年上半年通过跨电B2B模式直接出口4045万美元。大力推广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助力全市小微企业扬帆出海,今年上半年带动出口超2.5亿美元。三是外贸市场多元开拓。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优品·畅行全球”、广交会、华交会等各类线上线下展会,举办东盟汽配和日本轻工消费品盐城专场活动,助力企业开拓东盟、日韩等多元化国际市场,享受RCEP规则红利,目前盐城本地产品已出口6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对外投资步伐稳健,外经合作结出硕果。一是“走出去”项目全力护航。用好“全程相伴”服务平台,护航企业开展境外投资,优化产业布局,5年来,全市累计新增境外投资项目6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4.38亿美元,其中润阳公司在泰国罗勇工业园投资建设电池片项目,成为全省“走出去”最大的新能源项目。二是“走出去”效益多方凸显。我市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全球投资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德龙公司先后在印尼建设4个镍铁合金冶炼项目,带动当地4万多人就业,同时进一步稳定了国内原材料供应。三是“走出去”方式稳步拓展。对外承包工程实现突破,支持和推动富邦集团、鸿基公司、新洋公司等企业开展工程总包业务,近5年实现对外工程营业总额2365.9万美元;大丰丰海援外项目影响力持续扩大,带动海水淡化设备远销马尔代夫等地。

四、对韩合作高位推进,全力打造开放标杆。一是围绕开放强载体。建设好中韩(盐城)产业园是国家赋予盐城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年来,盐城市全面落实中韩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高位谋划推动园区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先后建成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开放载体平台。二是围绕协同建机制。省、市分别建立推进产业园发展的有效机制,江苏省政府成立了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工作协调小组,目前已召开四次小组会议,研究推进28项重大发展事项;江苏省商务厅与盐城市政府建立厅市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目前已召开七次会议,协调解决51个事项。三是围绕产业抓项目。每年召开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和江苏—韩国企业家合作交流会等高层次对韩经贸活动,目前已集聚现代起亚、SK On、摩比斯、京信电子、新韩银行等一大批韩资企业,总投资突破130亿美元,协议注册韩资53.8亿美元,实际使用韩资21.1亿美元。累计设立1000万美元以上韩资项目141个,累计设立3000万美元以上韩资项目47个。

五、园区载体能级提升,经济支撑作用明显。一是园区贡献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各1家,省级开发区(高新区)13家。2021年,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规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进出口总额及实际使用外资全市占比分别达到46%、58.9%、63.2%、78.2%和88.5%,园区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更加突出。二是口岸开放全面提速。我市目前共有南洋机场空港一类口岸1个,大丰港、响水港、射阳港、滨海港等海港一类口岸4个。2021年大丰港区滚装码头经省政府批复正式对外开放,开通至韩国釜山港国际直达集装箱航线。去年盐城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今年上半年实现货物吞吐量6753.1万吨,同比增长39.2%。盐城港“一港四区”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运行效能不断提升。三是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园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推动盐城环科城、盐城高新区等完成“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优化整合,累计完成区域评估项目76个,成果应用项目315个;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盐城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基准值分别压缩62.9%、61%。

下一步,全市商务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要求,向海图强勇立潮头,深化开放永不止步,努力为全市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更大商务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

谢谢程局长。下面开始媒体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也是中韩(盐城)产业园设立5周年,请介绍一下中韩(盐城)产业园的推进成果以及近期重点工作。

市商务局投资促进处处长王玲春:中韩(盐城)产业园自2017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近年来,中韩(盐城)产业园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全面深化对韩经贸交流,构建中韩产业合作新典范。

一是提升经贸合作水平。近五年来,全市累计设立韩资项目114个,合同韩资29.5亿美元,实际使用韩资8.9亿美元;对韩进出口已超7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实际使用韩资预计3.76亿美元,增长3倍;对韩进出口1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韩国成为盐城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一大贸易合作国。二是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围绕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等产业,深化与韩国大企业集团全方位战略合作,重大项目加速突破。SK动力电池项目是中韩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成果,总投资25.3亿美元的二期项目成为近年来江苏最大韩资项目。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抢抓RCEP机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等改革试点经验153项,扩大AEO论证、通关无纸化、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单一窗口”建设等政策落地,287个服务事项下沉一线“就近办”,时限压缩80%,不见面审批率100%。四是做强对韩交流品牌。成功举办三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中韩产业园合作交流会、江苏-韩国企业家合作交流会、中韩CEO圆桌会议等活动,不断优化“海空走廊”,加快建设韩风国际文化名城和未来科技城,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我们将抓住中韩建交30周年和中韩产业园设立5周年的契机,抓紧筹备第四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等品牌活动,争取中韩经贸论坛在盐城举办;利用国家、省、市协调机制,深化与起亚、SK等大集团合作,拓展与韩国中小企业互动交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开展对韩双边投资贸易便利化创新试点,引导设立更多韩资企业研发中心,展现盐城对韩合作成果。

主持人

谢谢王处长,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中国新闻网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盐城外贸呈现高位增长、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请问是商务部门是如何推进的?

对外贸易处处长接燕萍:外贸出口和投资、消费是拉动地方经济的三驾马车。外贸工作既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就业工作。目前我市有2100多家外贸业绩的进出口企业,其中出口企业1800多家。

2020年全市外贸规模首破百亿美元大关,并且获得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外贸优进优出城市,2021年运行态势继续持稳向好,在规模突破的同时我市高技术产品出口增幅达74%,出口规模位居全省第六位。2022年上半年全市外贸再破百亿美元。可以说,近年来外贸“逆”风蹄疾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主导产业项目的不断推进,以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的工业外贸企业对支撑全市外贸起了压舱石作用。外贸工业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参与度与日增强,全市前30强外贸企业中我市主导产业企业占88.7%。二是得益于外贸新业态的推进发展。2020年我市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商务局牵头加速推进外贸新业态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4家市级跨境电商园区、1家省级园区,新增近百家跨境电商企业。全市开展9610、9710和1210业务模式。同时市场采购贸易的新出口模式惠及全市众多小微出口企业,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业务蓬勃开展。三是得益于政策施效和RCEP红利。在政策支持方面,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商务部门持续根据不同阶段具体情况进行政策支持,重点在保主体、拓市场、助转型、保出口等方面,和企业共渡难关。今年上半年全市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达49.33亿美元,增长89.9%。随着中韩(盐城)产业园持续推进建设叠加RCEP协定生效,我市对韩国实现进出口16.53亿美元,增长147.4%,韩国已成为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

主持人

谢谢接处长,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中国江苏网记者:2021年盐城市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请问商务部门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外资利用质效?

外国投资管理处处长周卫鹏:近年来,全市商务部门在外资工作中,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六保”“六稳”各项决策部署,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抓大项目与大抓项目相结合,围绕重大项目培育产业与围绕重点产业引进关键项目相促进,在实际使用外资总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利用外资质量和结构快速提升,去年我市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工作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通报表彰。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近年来,全市外资工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在产业方向上着力突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引资来源上,着力深化对韩合作,积极拓展日本和欧美投资,我们还积极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创成全省首批中日韩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外资特色园区,鼓励外商深耕盐城,做到以质量提升来带动总量提高,实现了量质并举,协同发展。

二是突出重大项目。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认真梳理产业链图谱和关键企业,充分发挥我市区位和资源优势,线上和线下联动,多种形式开展精准招商,三年来,累计引进总投资超10亿美元项目6个,SK动力电池、立铠精密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盐城。规划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金光纤维项目正抓紧推进中,该项目一期已被国家列入第五批重大外资项目(全国6个,全省唯一,盐城首个)。为做好项目建设,我们每年都认真编排全市重点利用外资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制度,全力加快外资到账和项目建设步伐,近年来重点外资项目到账占全市外资到账八成以上。2021年,首次有三个项目年度到账超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悦达起亚单笔到账3亿美元,再创单个项目到账新高。

三是强化为企业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切实保持外商利益。深入开展“三访三服务”,继续打造“外企与部门面对面”和“银企对接”等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商会和协会的桥梁作用,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稳定企业预期和信心。新冠疫情以来,千方百计帮助外资企业做好复工复产,解决防疫物资,畅通物流供应,累计办理来华邀请函4500多份,数量居全省前列,有力保障企业在盐发展。

主持人

谢谢周处长,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盐城广电总台记者:改革创新是激发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请介绍一下具体推进举措。

开发区处处长姚学文: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促进开发园区改革创新发展决策部署,针对全市开发园区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纵深推进开发园区创新提升,更大力度为开发园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赋能。2021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市63.2%的规上工业开票销售,58.9%的工业入库税收,78.2%的进出口总额和88.5%的实际使用外资。我市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列为省第二批实践案例,建湖县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获2021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全面保障改革创新。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园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提升的16项目标任务和2项保障措施,为全市开发园区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二是深化制度改革,激发改革活力。坚持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明确开发园区职责定位,聚焦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和开发建设等主责主业。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实际的分配激励和考核机制。差异化探索推进“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模式,拓展开发园区发展空间。三是加强精准赋权,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复制、叠加和创新自贸区改革经验,复制率超过80%,盐城经济开发区、盐城高新区列入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创区。大力推进区域评估,116个区域评估事项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315个项目应用了区域评估成果。

主持人

谢谢姚处长。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嘉宾,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