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盐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主持人倪世勇:
大家上午好。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举办“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0场——“市交通局”专场,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裴义婷女士发布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总体工作情况。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唐海峰先生,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徐军先生,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处长胡哲峰先生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裴义婷副局长发布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总体工作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裴义婷: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开路先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能力和水平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总体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
一、聚焦重大战略,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内联外畅
轨道交通跨越发展。盐青、盐徐、盐通铁路建成通车,高铁从“区域零里程”发展为“县县全覆盖”,铁路总里程达424公里;“1+8”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同步运营,盐城成为国家沿海和京沪高铁大通道的交汇点,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公路网络全面优化。建成盐靖、沈海、阜建和盐洛高速公路,总里程396公里,形成“三纵一横”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和“沿海主港区通高速”。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785公里,建成9条东西向一级通海公路,市县、县县和重点乡镇一级公路通达率100%。“两高一空”快速联通。建成市区高架一期、二期、三期,总里程达90公里,实现市区任何点位至高速互通、高铁枢纽和南洋机场,15分钟快捷到达。海港空港能级提升。盐城港大丰、滨海、响水、射阳港区全部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年综合通过能力1.21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0.7万标箱。南洋机场T2航站楼建成运营,飞行区等级达4D级标准,年旅客吞吐能力300万人次。建成建湖、射阳两座A类通用机场,其中建湖通用机场为全省10个国家级通用机场之一。内河航道通江达海。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377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建成大丰港、滨海港疏港航道和小中河等工程,开通运营滨海、运盐河、阜宁、刘庄4座船闸,干线航道覆盖沿海大丰、滨海、响水港区,县级节点五级及以上航道全通达。
二、对标人民满意,城乡居民出行品质持续提升
公交优先深入推进。运营全国首条超级虚拟轨道交通SRT公交示范线,建成331公里“六主四环八支”BRT快速公交网络,市区万人公交车辆保有量达到16.1标台,公交站台500米覆盖率达100%。省内率先开通畅达“市-县-镇-村”全域公交,运行15条市域、32条市郊、98条县镇、305条镇村公交线路,打通城乡居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出行体系日趋完善。盐城站日开行列车达75对,其中普速列车8对、高铁列车67对,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青岛等大中城市快速通达;南洋机场国内通航点达38个,基本覆盖国内千万级枢纽机场。盐城高铁枢纽客运站全面启用,形成市区“1+2”汽车客运站布局,实现铁路、公路、城市公交、出租无缝衔接。“四好农路”打造品牌。提档升级6958公里,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东台市、盐都区创成国家级示范县,其余县区全部创成省级示范县。建成美丽乡村旅游公路1518公里,连通全市主要景点,成为“千里景观廊道”,让农村因路而美、因路而富、因路而兴。
三、立足物畅其流,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对外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南洋机场开通全省唯一至韩日全货机航线,盐城北铁路货场建成运营,开通盐城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专列,开行至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国内首个光伏专列。盐城港开通至仁川港、釜山港、上海港、营口港、青岛港、泉州、厦门等25条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跻身亿吨大港行列。货运物流枢纽逐步形成。建成多式联运型、通用集散型和专用型货运枢纽场站19个,其中省级示范物流园区4家,盐城市现代物流园区、城西南物流园区被认定为“国家优秀物流园区”, 加快推进城北物流园建设,打造区域级物流集聚枢纽。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市政府出台《盐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开展货运铁路扩能、水路运输升级、多式联运提速、公路货运治理、城乡绿色配送、信息资源整合“六大行动”。大丰港多式联运项目被列为全省首批示范工程,物流甩挂运输和江海河联运、公水联运被列入省交通运输厅试点。城乡货运配送便捷高效。建成以县、镇、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现村村通邮,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100%。盐都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农村物流示范县,“客货同网”获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四、围绕转型升级,绿色智慧交通建设步伐加快
交通装备清洁环保。全市216家涉尘港口企业建成484套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540套,实现及时预警、应收尽收,水上运输更加环保;布设充电桩4265根,市区纯电动巡游出租车1174辆,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占比100%。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公交一卡通实现全覆盖,建成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内河搜救指挥中心,开发“盐城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和“治超执法监管”APP,升级改造不停车动态超限检测系统,建成货车专用车道电子抓拍设备18套,建设覆盖全市主要航道的AIS基站。品质工程成果丰硕。内环高架二期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31省道盐城西段建湖段工程、阜宁船闸及小中河航道改造工程等项目获评“扬子杯”江苏省优质工程奖,内环高架三期工程获评省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连盐铁路灌河特大桥、徐宿淮盐铁路盐城特大桥被评为2021年度江苏交通优质工程。
五、紧贴发展要求,行业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加强
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114公里,完善15202座县乡道桥梁限载标志,改造桥梁4338座;整治完成204、228国道4766项、高速铁路1852项、普速铁路766项安全隐患,基础设施安防能力明显提升;“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全部安装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建成11个普通国省道服务区和204国道便仓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打造法治政府部门。全市交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动态调整123项行政权力,不见面审批率达100%;制定15项行政规范性文件,健全完善40多项行政执法制度;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运用“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行业监管更加高效。市局被交通运输部表彰为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先进集体。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市直交通系统全部创建成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部分单位获得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卓越单位”“党建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筑梦路上新铁军”获得江苏交通优质服务品牌;G228响水、大丰服务区获交通运输部“司机之家”称号;2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称号;4人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工匠”、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最美交通人”称号。
下一步,盐城交通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主攻高速、提升铁路、强化港口、着力乡村,加快构建高质量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打造东部沿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主持人
谢谢裴局长。下面开始媒体提问。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十四五”期间,交通部门紧紧围绕“主攻高速、提升铁路、强化港口、着力乡村,构建高质量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打造东部沿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思路,请问是如何扎实推动?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裴义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速公路建设,将其作为盐城对接重大战略、推动产业转型、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十四五”期间,交通部门按照“主攻高速”的总要求,围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强化对主要功能片区的全覆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开展规划研究,全力构建“四纵六横一联”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1080公里,“四纵”为:临海高速(争取列规)、沈海高速、盐靖高速+盐临高速、阜溧高速;“六横”为:响水疏港高速(争取列规)、滨淮高速、盐靖高速东延至 228 国道及西延至大纵湖(争取列规)、盐洛高速、盐宝金高速、东兴高速及东延;“一联”为:盐射高速。
目前盐射、阜溧、滨淮、东兴等4条共148公里高速公路同时在建,东兴高速东延力争年底开工,盐临高速预计2023年开工建设,临海高速、响水疏港高速已形成规划方案初步成果。到“十四五”末,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9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590公里,密度提升至3.5 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49%和52%,将基本实现“对外多通道、市县全直达、县域双路径、沿海广辐射、乡镇30分钟全覆盖”的目标。
主持人
谢谢裴局长,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扬子晚报记者:近年来盐城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建设发展的“血脉通道”贡献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旅游公路”俨然成为我市的 “新名片”,请问“十四五”期间盐城市农村公路建设有什么新的发展目标?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唐海峰:“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着力建成“畅通安全、智慧绿色、治理高效、美丽富民”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成效显著、全国知名的盐城农路品牌,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水平保持全省领先,让农民群众走上幸福小康路、便民利民路、美丽乡村路、平安放心路。
主要内容是:
(一)畅通安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与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镇道路、村内道路衔接更加顺畅。规划发展村庄和重大产业、旅游、交通节点,基本实现等级公路通达。农村公路危桥处置及时,全市农村公路三类及以上桥梁比例保持在 97%以上;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二)智慧绿色。农村公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网一平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农村公路地图精准导航覆盖率达到 99%。在农路管养中广泛应用5G、北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技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落实到农村公路发展各环节,全市农村公路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三)治理高效。建立完善具有盐城特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农村公路组织保障体系、信用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应急保障能力。
(四)美丽富民。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发展,显著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市农村公路路况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 95%。全市 9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5A发展水平;行政村物流快递服务点基本实现全覆盖。
主持人
谢谢唐主任,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盐阜大众报记者:交通运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官和践行者,而内河水运作为通江达海的直接载体,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明显,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请介绍一下今后一段时间盐城市内河航道规划建设情况。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徐军:未来几年,我市将成为江苏水运工程建设的主战场,我们将围绕“畅通海河联运,加快构建通江达海连运河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推动航闸养护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加大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强化纵向水运主干线,开工建设连申线大套至响水段航道整治工程。目前,总投资11.38亿元的连申线灌河至黄响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已开工,正加快连申线黄响河至淮河入海水道段34公里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2024年前开工建设。
二是构建连申线西向通道,放大盐城港出海口效应,深化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项目研究,力争“十四五”开工。加快推进盐宝线航道三级达标整治工程、盐邵线航道“卡脖子”段和兴东线航道三级达标整治工程前期工作。
三是打通向海疏港航道,形成沿海资源集聚,实施滨海港区疏港航道达标整治,大力推进射阳港区疏港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推动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以东段叠加实施航道的规划研究工作。
四是加强航道和船闸养护力度,提升养护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持续加大对五级及以上航道、航闸的养护投入,实现五级航道全面达标,开展绿色智慧航道建设,推动航闸养护现代化。
主持人
谢谢徐主任,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近年来,盐城交通运输部门积极顺应社会期盼,着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地级市全域公交发展目标,群众出行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请问,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服务保障城乡居民便捷化、舒适化出行?

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处长胡哲峰:下阶段,我局将以建设“畅联城乡、便捷高效、智慧安全、便民惠民”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市域公交通达骨干网络,健全城乡公交发展长效机制,巩固全域公交发展成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群众出行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是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加快组织新一轮城乡公交线网优化,重点围绕高铁站、汽车站、机场等重要枢纽节点,结合镇村布局调整,新辟和优化城乡公交线路,构建多层次、多样化“主-干-支-微”功能型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实现重点客运枢纽、城乡集散中心和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公交通达全覆盖,实现县乡公交通达率达到100%、直达率达到60%以上。
二是标本兼治完善公交基础设施保障。深入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建设和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同步加快建设和改造标准适宜、安全实用的城乡公交停靠站、候车厅和回车场和充电设施,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和公交枢纽场站综合开发利用,逐年提升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营造安全舒适出行乘车环境,提升城乡公交服务质效。
三是综合施策提升公交营运服务品质。加快建设覆盖全域的城乡公交智能调度服务系统,推动实现城乡公交统一调度、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合理安排城乡公交首末班运营时刻,优化发车班次和运力投放,继续推广城乡公交应用移动支付手段,持续创新城乡公交运营组织形式,通过开行定制公交、大站快车等,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公交服务,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高品质、个性化出行需要。
主持人
谢谢胡处长。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