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新机制 赋能高质量发展——《关于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2022-01-10 06:53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黄露

支持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支持主导产业高端上下游产业项目优先布局、支持建立产业创新联盟……近日,我市出台《关于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精准务实的“515”政策体系,构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发展新机制,不断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抢抓国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龙头企业保链强链工程的重大机遇,依托现有基础,切实加大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加快推动全产业链布局,努力实现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1月6日下午,我市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会上提出“要聚力打造两大战略空间,积极推动各类园区争先进位,全面提升双向开放品牌,做强园区载体平台”。

做示范,打造开放新高地

市发改委主任顾明东认为,盐城经开区肩负着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对外开放主战场、高端制造业集聚地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任,《实施意见》的出台将助推该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实力、科技创新活力和开放发展动力。

《实施意见》围绕强化目标定位激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体系升级、聚焦财税金融服务、强化发展要素保障五部分,细化优化运营管理体系、强化改革试点探索、重抓产业集群培育、支持发展用地保障、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加强政策双向统筹等15条推进举措,明确“到2025年,盐城经开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进入国家排名前50位,打造成为沿海改革开放新高地、中韩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区”。

“真金白银”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逐一排出“十四五”时期盐城经开区在重大项目、产业规模、亩均税收、企业上市、外资外贸、高企培育等方面发展目标,并按序时推进的分档给予奖励支持。

激活力,创最优营商环境

激活体制机制,激发园区活力。《实施意见》从优化运营管理体系、赋权市级审批事项、强化改革试点探索等方面,支持盐城经开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力争2022年,确保2023年前,实现市级管理权限依法全部直接下放或委托下放。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周岚表示,市行政审批局将按照“应放尽放、能放尽放”原则,围绕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梳理向盐城经开区赋权事项清单,并明确赋权原则和赋权要求。同时,规范赋权事项标准,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盐城经开区承接能力,确保放得下、接得住,共同推动形成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模式。

“支持按程序开展符合其发展方向的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推动在投资许可、便利化改革、金融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研读《实施意见》细则,盐城海关关长胡正良说,盐城综保区是盐城经开区乃至全市对外开放重要示范窗口,盐城海关将在严密监管的同时,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盐城综保区大力开展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保税展示交易等改革措施,支持综保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区港园”联动监管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商品监管智能化、规范化水平,助力全市新兴贸易业态发展。

强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产业发展是园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产业强则园区强。《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的高端上下游产业项目,特别是韩资、日资项目,优先布局盐城经开区,推动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顾明东表示,市发改委将从强化项目联合评审、强化项目考核导向、强化利益共享机制三方面,支持盐城经开区强化产业布局协同。对全市拟招引落户的重特大项目组织联合评审,从产业政策、能耗水平、产出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预判,支持符合产业链导向的项目优先落户盐城经开区。对盐城经开区招引符合其主导产业链的产业项目,在市产业项目招引考核中提高认定权重。对其他板块协助盐城经开区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在相关指标考核方面实行双算,在税收方面实行按比例分成。

“科技创新提升”是《实施意见》突出强调的部分。“我们将协同盐城经开区进一步优化创新格局,全力将该区建设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载体。”市科技局局长韦向东表示,针对《实施意见》提出的“支持国际一流大学、大院大所等创新机构在盐城经开区布局,探索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研发中心、创新平台、新型孵化器”。市科技局将会同盐城经开区聚焦园区主导产业,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自主创新产品研发,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快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等创新载体建设,争创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