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⑤】天安门见证爱情最好的模样
2019-09-27 15:01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不论何时,无论何地

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

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这首歌不仅承载大多数人的童年记忆

更是让天安门成为众多人的“打卡”必去之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七十年来

大概每一个到过北京的中国家庭

都会有一张天安门的照片

这些照片

也成为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家国记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推出新闻策划“我爱北京天安门”,通过与天安门的合影用文字和镜头去记录、挖掘盐城人与天安门的故事,以及其中深厚的家国情怀。

  今天推出第五篇《天安门见证爱情最好的模样》。


天安门见证爱情最好的模样


2013年8月4日,黄枥和于贵华在天安门前合影。

“让雄伟壮观的天安门见证我们永恒的爱情,等变成老公公老婆婆了,会再来这里,向天安门证明我们的爱情经得住考验!未来仍将彼此扶持,让小家的日子,跟随祖国的步伐,越过越好!”黄枥翻着虽有些年头仍崭新的照片,看着站在身边的妻子于贵华说道。这一张在天安门前的照片,是他们的第一张合影,更是爱情的见证。


今年30岁的黄枥出生于盐都区一户普通家庭,8岁时被确诊血友病,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腿部残疾。他自强自立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在盐都残联工作。20137月,黄枥离开盐城,赴北京参加公益活动,期间遇到了爱人山东姑娘于贵华。于贵华从小腿部残疾,一直坎坷求学,大学毕业后从事动漫设计和少儿美术教育工作。


“全国各地不少公益爱好者在北京参加一场关爱罕见病儿童的公益活动,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两个有着同样境遇的年轻人相识相爱了。”6年前的夏天,黄枥仍记忆犹新,“201384日,凌晨四点的北京,天蒙蒙亮,我俩就到了天安门广场,随着国旗冉冉升起。我感受到了伟大祖国心脏的跳动。”升旗仪式以后,黄枥赶紧找人替他俩拍了一张合照。


最美的爱情从来都是彼此扶持,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2015年,于贵华来到盐城,黄枥辞去了盐都残联的工作,携手创办了盐城猫小花动漫艺术有限公司。


黄枥和于贵华工作近照。

创业之初并不顺利,场地是在网上找的,位于城北白马广场,加上身体状况,附近的家长也不信任,对于他们来说,创业面临多于常人的艰辛。“美术馆”离家很远,每次到画室都要40多分钟的车程,教室在商住楼的二层,由于行动不便,爬楼就是个挑战。经过几番努力,当年暑假迎来了首批10个学生,“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把孩子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记录,期末还会和家长写信交流。政策的扶持,拼搏的奋斗,专业的水准,用心的付出终有回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2017年,黄枥被盐城市残工委推选为“全市十佳自强之星”荣誉称号;2018年,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暨“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专项赛三等奖,2019年,黄枥被授予第八届“盐城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


2018年,黄枥和于贵华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暨“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专项赛三等奖。

他们记得成长的过程中所有人的帮助,免费教残障儿童画画,给公益组织无偿设计logo,创办公益组织“盐城爱因子罕见病关爱中心”,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关怀服务……


“我们不一样,我们也一样”,这是黄枥经常说的一句话。纵使人生开端艰难,这些年他们用拼搏奋斗改变人生命运,用勤劳的双手实现人生价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气势恢宏的天安门见证了专属于他们漫漫人生路上那份如初的爱恋。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伟伟/文


共和国象征的天安门

承载着国人深深的仰望与期待

与天安门的合影

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老照片抑或是新合影里

既是你的故事

也是家国的故事

征集还在进行中

还不快来


资料图:2019年1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征集方式

  1.拨打电话:0515-88166133,与我们联系

  2.通过邮箱: yfdzbxmt@163.com


征集要求

  请将您与天安门的合影发给我们,并简要讲出您的故事,筛选后记者将与您联系采访。您的故事将有机会在《盐阜大众报》以及新媒体各平台刊发。

  千万别忘了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等)。


资料图:2019年1月1日,天安门广场放飞和平鸽。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