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和必需品。但是伴随而生的网络诈骗造成的不仅是物质损失更有心理创伤,该类犯罪行为迷惑性强、危害性大且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往往很难精准识破。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起步的关键时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但是认知判断能力相对不足,网络信息对他们的影响作用明显,遭受网络不良信息侵袭后,很有可能误入歧途。为此,响水县检察院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打击网络犯罪,维护和谐稳定。以个案办理为契机,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做好案件“后半篇文章”,服务社会大局。始终坚持“受众思维”,不断开拓创新,强化网络普法。构建以直播平台为载体、新闻媒体为介质、检察建议为手段、普法活动为依托的全媒体、全方位、全链条普法宣传“检察e站”,打通网络普法“最后一公里”,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法治“防火墙”,不断净化未成年人网络成长环境。
二、措施成效
(一)建立法治直播平台,扩大普法覆盖面
响水县检察院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开展智慧普法,依托全市检察机关“湖海未检”法治宣讲品牌,联合盐城市检察院建立全市“湖海未检”网络普法直播平台,开拓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途径,以多元化、常态化直播方式讲好普法故事,传播检察声音。干警化身“主播”聚焦校园欺凌、反诈防骗、强制报告等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普法直播,同时邀请公安、司法、教育、卫健等部门进驻直播间,汇聚工作合力。增设弹幕留言、私信反馈等互动渠道,收集举报、监督等线索,在互动中不断提升普法广度和深度。对直播互动过程中反馈“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实现从粗放“办事”向精准“办案”转变,已累计收到各类问题类线索20余条,根据线索有效促进一起校园霸陵事件在学校阶段予以解决。“湖海未检”网络直播平台被嵌入“我的盐城”政务服务系统,有效扩大社会受众。今年以来,共开展直播活动13次,受众30余万人次,收到弹幕留言反馈数千条,相关做法被《新华日报》《法治日报》报道。
(二)发挥媒体矩阵作用,提升普法影响力
一个案例、一则故事、教育一片。响水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利用各大媒体平台、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体矩阵作用,充分挖掘盘活案件“富矿”,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讲述检察故事,传递检察声音,不断提高普法宣传的社会效果。用好院公众号,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作为重要推送内容,今年以来,累计编发60余篇推文,强化普法供给服务。撰写的《还在朋友圈为孩子“打投”?已有上万名家长被骗》等普法宣传文章,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最高检网站、《检察日报》、江苏检察在线等报道,获得“33万+”点击量,该案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新闻发布会十大典型案例”,根据该案办理形成的办案故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办案故事巡讲会并在江苏省暨盐城市检察工作汇报会上向部分驻盐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分享。今年1月,该案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以《儿童才艺比赛暗藏“刷钱”骗局》进行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警醒。
(三)强化检察建议监督,推动普法源头化
当好党委政府法治参谋,在办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网络犯罪案件中注重挖掘案件背后的发案原因,从可整改、能见效角度出发,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堵塞管理漏洞,做好案件“后半篇文章”,促进从根源上推动普法。响水县检察院坚持全链条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通过异地协作方式,联合连云港市某区检察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加强网络文化空间治理,推动开展网络虚假赛事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赛事巡查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涉网络虚假宣传、诈骗等“两法衔接”工作机制,有效遏制网络虚假赛事横生现象,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该份检察建议获评“全市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获省委依法治省办、省检察院通报表扬。今年7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建议书一等奖”。
(四)聚焦未成年人成长,增强普法针对性
利用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等法治巡讲、普法宣传活动,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文明、理性用网。同时,将活动内容同步至“两微一端”,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增强受众感受性。拍摄盐城市青少年精品法治课“法护青春引航成长”,在中小学生法治课堂进行巡回展播。创新授课形式,深化检校联动,邀请县域内学校师生来院“打卡”,参观爱心妈妈工作室,未成年人检察中心,开展模拟听证,感受检察听证的公正公开、庄重威严。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普法宣传,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国际禁毒日、暑期分别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讲解交通安全、预防校园欺凌、远离毒品、防游戏沉迷等法律知识,教育和鼓励青少年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联合团县委、教育、民政等部门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9场次,受众1万余人。
三、经验体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网络已成为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是检察机关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响水县检察院依法履职,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加强网络普法宣传等方式,拉长办案链条,做实“后续文章”,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空间治理,全面提高学生以及家长风险防范意识,促进营造清朗网络文化空间,帮助青少年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普法产品和服务,以办案故事的形式,多渠道、多方式传播普法声音,讲述普法故事,进一步提升普法质效,更加有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法治风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相关图片及链接
法治进校园
法治直播间1
法治直播间2
关爱留守儿童
模拟检察听证
中央电视台https://tv.cctv.cn/2024/01/09/VIDEBII93xVbBPs7kT3ms6Gz240109.shtml
《法治日报》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0525/Articel03004GN.htm
《新华日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6/14/node_7.html#content_133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