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法声:做网友关注法治的“眼睛”
2024-11-18 11:29 我言新闻

【总体思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体现在司法裁判过程中,也体现在执行工作中。让胜诉人的权益得到兑现,让法律不打“白条”,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发力点。

长期以来,“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盐城市的主流新闻媒体,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积极参与执行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执行常识,理解执行行动,支持执行工作。近年来,除了通过主流报纸和网站刊发执行稿件外,集团还积极运用执行直播、制作短视频等宣传手段融合报道,全方位展现我市执行工作的“原生态”,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助力社会治理工作,成为一股颇有作为的“新质生产力”。同时集团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做大自己的新媒体账号“盐城法声”,为推进我市网络法治宣传打造了新的平台。

【措施成效】集团主要依托集团注册的网络账号“盐城法声”开展法治宣传,包括和法院系统进行执行直播。2024年以来,“盐城法声”已经进行执行直播30多场,每一场的时长3小时,最长的一场执行直播长达7个小时。通过执行直播,来自全国的广大网友见证我市执行工作的积极作为,让申请执行人看到了希望,让失信被执行人感到了震慑。每一场执行直播观看人数均超过10万,其中经开区法院和大丰法院的两场执行直播的点击量超过1100万,全市10家基层法院中有7家做到了百万级的直播。粗略统计全网点击量超过5000万。

“盐城法声”还原创了近百条短视频作品,有访谈类的、有直播剪辑类的、有主播出镜类的,其中最高点击量200多万,同样收到良好的法律普及作用。

每场上万条留言和几十万的点赞让网友和“盐城法声”沟通没有了时空的隔阂;有上千条从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地发来的咨询私信;有网友从长沙等飞来盐城咨询;有失信被执行人慑于直播威力,抢在直播到家前主动履行了义务……目前,“盐城法声”账号粉丝目前近10万,成为全省媒体账号中法治栏目的佼佼者,得到全市乃至更大范围里网友的关注。

【具体案例】6月27日下午4点07分到晚上8点07分,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开展了一次集中执行行动,对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和一起借贷纠纷案件分别采取搜查和腾房等强制措施。行动同时在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官方抖音账号“盐城法声”进行直播。引起全国网友1180万人看过(观众人数290.6万,评论人数3.2万,点赞人数85.5万),出现了多个同时在线近10万人的高峰。

第二个案例在大丰,本以为凌晨5点20分开始的执行直播,上午9点就能结束。没想到一直到中午12点,网友还在隔空喊话,让主播不要下播。最后主播不断致歉“狠心”掐掉信号才结束这场历时7个小时的直播。400多分钟的直播时长、1120万的点击量、200多万观众、近百万条的点赞、几十万条评论……今年盛夏,大丰法院的一场执行直播,不但让“盐城法声”再次收获了一场“千万+”,也让包括大丰法院在内的法院系统感受到了全媒体宣传的强大力量。

【经验体会】随着新闻传播形态的巨大改变,受众的新闻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文字——读标题——“读”图片——“读”视频,现在尤以短视频为甚。面对着网络法治宣传方式的方兴未艾,作为文字记者的传统媒体人,我们要改变自己,武装自己,强大自己。

首先是转变思想,接受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尤其是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其次是认清自身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树立“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的实干意识。再次是不忘来时路,明白肩上扛着的职责,在新媒体的征途中展现新时代新闻人的责任和担当。

至于“盐城法声”之所以能做起来,主要是以来几个原因。

一、广大群众尤其是申请执行人有迫切需要,也是建设诚信社会,打击失信行为的需要。执行直播作为网络法治宣传的新形式,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盐城法声”只是顺应民意,做了一些尝试,力争做广大网友关注法治、关注执行的“眼睛”。

二、法院执行工作敢于亮剑,契合了网友的关注点,尤其是申请执行人的痛点,产生了共情。没有强制力的执行就如同老虎没有牙齿,群众需要看到在惩治失信被执行人的过程中法院能积极作为,和以往一些流于形式的柔性执行不同,更能引起网友的关注,吸引他们进入直播间,从而引发连动效应。

三、直播一开始的大量涌入得到了抖音平台的关注和推送,抖音平台有自己的推流方式,执行直播因为热度较大,被推到了一个很大的流量池中了。加上“盐城法声”一直以来从事执行直播,平台对其人设有了明晰的画像,认可了盐城执行工作的这一直播形式。抖音后台数据显示,观众来源94.4%来自于平台推荐。

四、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盐城法声”直播效果不断积累,从最初每场10万、20万,到后来出现百万级的直播(分别是盐都的156万,经开区的98万、133万,还有亭湖的108万),到如今出现两场千万级的直播,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五、主播对现场的把控和引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主播是从事多年政法宣传的老新闻人,对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有了解,对执行常识有知晓。直播过程中,对于网友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普法,对于刁钻的问题能有效引导。比如,有网友评论“要关心弱者”,主播及时在直播间发言:不能及时得到权益兑现的申请执行人,就是弱者!瞬间在评论间得到大家的点赞。同时,经过一年多执行直播的开展,我市基层法院的执行人员在规范执行、文明执法中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下一步,“盐城法声”将继续总结经验,拓宽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发展,从司法知识的宣传延伸到各行政单位部门法的宣传中去,把网络法治宣传工作的名片越擦越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