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攀高向新 江苏射阳绘就产业发展新图景
2025-11-22 09:00 来源:射阳发布 作者:贾凡

波涛万顷

黄海之滨千帆竞发

沃野平畴

鹤乡大地万象更新

站在射阳河畔回望

“十四五”的五年

是射阳县在时代浪潮中

劈波斩浪的五年

也是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

绘就壮美画卷的五年

 

当时光的刻度划过奋进的轨迹,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标注着这座城市的昂扬坐标:预计到2025年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年均增长7%;工业实时开票850亿元、较“十三五”末翻一番;规上工业企业数596家、较“十三五”末净增263家;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新纤维高端纺织产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五载风雨兼程,射阳县实现了从蓄势待发到破茧成蝶的精彩嬗变。每一个奋进的足迹,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每一次转型的跨越,都印刻着开拓与坚韧。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11月19日,走进顺龙纺织二期织造、染色厂房,18台超低浴比无张力染色机正高速运转,车间内不见污水横流,不闻异味弥漫。“通过设备升级,年可节约用水30%、用气20%。”公司总经理高佳锋介绍,尝到转型升级的甜头后,企业去年投资搭建智能化立体仓库,借助ERP、MES等系统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与集成管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步提升。

 

 

“十四五”以来,射阳县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智改数转网联”为主线,加大技改投入,突出绿色低碳导向,推广先进工艺和设备,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传统产业销售增长10.9%,转型动能持续增强。

临海镇、高纺园作为传统纺织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现代高端绿色智慧的目标定位,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成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江苏研究院、两化融合工作基地等一批高等级平台。如今,500余家优质纺织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新纤维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江苏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旧设备在迭代中退场,新动能在创新中集聚:江苏沙印集团引进德国气流纺生产线、1000台高效节能喷气织机,每米布料碳排放量降至行业均值的三分之一,微升级染料喷射技术较传统工艺节水80%;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筒子纱染色车间实现90%自动化,获评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江苏荣鸿纤维全产业链项目通过ERP数据管理系统优化全流程管理,企业运营效能大幅提升……传统产业正以新姿态书写发展新篇。

 

新兴产业“新树扎深根”

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11月19日,在射阳经济开发区立讯精密工业(盐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汽车线束的生产、安装、检测、包装一气呵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潘园洲说,企业制造水平全球第四,占全国新能源车企30%的市场份额,理想汽车超50%的线束由射阳工厂生产。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插线、切绞设备实现微米级精度生产,合格率近100%,安全标准超国际水平,今年预计产值18亿元。

 

 

距离立讯精密不远的江苏科力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塑料功能件、橡胶密封件及模具设计制造,其氢燃料电池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80%。“汽车行业迭代快,研发是核心竞争力。”公司负责人林春雨介绍,企业正与盐城工学院联合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压巡检模块(CVM),这项颠覆性技术可实时采集电压、测量阻抗并分析数据,有效解决氢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耐久性难题。企业还计划在苏州建立飞地研发实验室,同步在射阳基地设立研发中心,预计2026年建成使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近年来,射阳县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动力电池和风电装备,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射阳经济开发区立足“智汽高飞”四大主导产业和三个细分产业链,实施“链主+配套”招商,引进比亚迪动力电池、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目前,该区拥有国家高企54家,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光电显示三大产业链2024年开票收入突破百亿元。

 

 

工业经济既要看“体量”,更要看“体质”。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节点,射阳县把准时代脉搏和前进方向,紧扣10条重点产业链,以项目建设为“主攻点”,以实体经济为“主抓手”,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1—10月,全县工业实时开票698.6亿元,重点产业链规上开票销售461.84亿元、增长10%;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达产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115个、58个、40个、37个……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现代化产业动能澎湃。

 

未来产业“新苗破新土”

向海图强开创新局

7月2日,总投资10亿元的天顺(射阳)海工智造项目开工,建成后年产船舶分段模块20万吨,预计年产值20亿元;

8月4日,总投资约50亿元的正泰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涵盖逆变器、储能集装箱系统设备生产,将助力射阳县构建更完善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体系;

10月27日,全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平台——“国能黄海1号”正式竣工,成功实现风电、光伏与深海养殖的融合利用,为全省海洋牧场建设树立了新标杆……

 

 

近年来,射阳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数字”与“海洋”两大战略方向,实施双轮驱动。依托射阳经济开发区,围绕立讯精密、暖阳半导体等骨干企业,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以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系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海洋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

一张蓝图绘到底,射阳县突出全县“一盘棋”导向,系统推进海洋强县建设。根据海洋经济基础以及未来产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调整优化全县海洋经济布局,聚力做大做强重点空间板块,全力构建“一区、一轴、两港、三带”发展空间。

 

 

去年,射阳县出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500亿元、占全市25%,2030年突破850亿元、占全市30%。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再次提出,坚定不移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奋力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面朝大海,射阳县牢固树立“全县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海”的理念,全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从向海洋要粮食、要能源、要产业到加快构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力”。

 

回顾“十四五”

射阳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

展望新征程

射阳县将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射阳新实践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