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是我国对外开放前沿和外资集聚高地。“十四五”以来,勇立时代潮头的江苏,以“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作为,向外资广开怀抱,与世界共享机遇,努力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一大批优质外资企业外资项目“跨越山海”牵手江苏,共同演绎了合作共赢的“双向奔赴”。
在罗氏诊断亚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总经理蓝凯瑞的办公室里,有一面白板,上面写有汉字“你好”,这是蓝凯瑞女儿写的。今年,蓝凯瑞回到中国,开启了他的第二段驻华任职之旅,这次他的家人也随他一同来到苏州生活。十年前,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罗氏诊断首次进入苏州,在蓝凯瑞的见证下,办公楼、实验室、生产车间和仓库等建筑拔地而起,企业的研发、制造和物流能力逐步完善。就在前不久,罗氏诊断在中国新投资项目正式奠基,总规划108亩,首期投资3.83亿瑞士法郎。这也是罗氏诊断在华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建成后,将生产超过400种试剂和仪器产品,年产值达百亿元。
罗氏诊断亚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总经理蓝凯瑞说:“这里发展不仅跑出‘中国速度’,更有‘中国质量’,这令我非常兴奋!江苏苏州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可以提供真正的高科技环境,这正反映出我们为何会决定继续加码投资。我们在苏州的研发团队和总部等联动,共同为中国市场专门研发出了一些创新产品。”
“十四五”期间,江苏在全国率先推出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政策,得到了广大外企的热烈响应,利润再投资金额从2021年的18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43亿美元。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罗氏诊断一样,在江苏加码投资,外资企业产业布局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在常州,跨国工业及技术集团蒂森克虏伯,六年来已经进行了六次投资,相继建立了两家工厂。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常州)有限公司已成为其全球转向系统业务的核心基地之一。
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塞巴斯汀·巴洪说:“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定承诺,我们的需求都得到了迅速明确的回应,双方的合作非常高效。过去六年里,我们在这里进行了持续投资,我们切实感受到常州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全球201座灯塔工厂组成灯塔网络,中国以41.79%的占比领跑世界,江苏以15座灯塔工厂高居全国榜首,其中11家为外资企业。同时,江苏鼓励外资加码研发、本土升级,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达到531家,其中94家享受国家免退税政策,数量全国第一,“创新江苏”成为外资研发优选地。
“十四五”以来,江苏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累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截至2025年9月达1182.6亿美元,占全国16.4%,规模始终稳居全国首位。今年1-9月,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45.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到18.1%。江苏4.3万家外资企业,以近1.0%的户数占比,贡献了全省46.6%的进出口额、19.2%的综合税收和8.4%的城镇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