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江苏响水:“才‘响’来”奏响人才与发展共鸣曲
2025-11-05 09:37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胡毓东 张苏锐 姜琰 刘波

秋日的南京雨花软件谷响水协同创新中心内,东南大学教授团队正通过视频连线,与数百公里外的响水企业敲定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化细节;在响水经济开发区的盐城数融智升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忙着为当地中小企业调试数字化系统。这一跨越空间的协作场景,正是响水县与东南大学共建“一县一高校一离岸人才孵化基地”的缩影。

 

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最高40万元购房补贴、“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等举措,让“才‘响’来”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响水县委组织部供图)

 

作为传统工业县,响水曾长期受困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技术攻关缺智囊、产业转型缺骨干”的难题。而东南大学在智能装备、数字技术领域的顶尖资源,恰好与响水的产业痛点高度契合。2022年起,响水在南京设立专属离岸人才孵化基地,创新推出“凤地筑巢”模式,让高校智力“流动”到响水发展一线。每月10日的“人才(企业)恳谈日”机制,更精准收集企业“技术+人才”双需求,实现“企业缺什么,就对接什么”的靶向赋能。

在这片创新沃土上,东南大学校友的创业故事格外亮眼。2022年,深耕数字化领域多年的东南大学硕士邹小勇,带着技术与梦想在响水创办了盐城数融智升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离岸基地的科研资源与政策支持,他带领团队建成全省唯一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超100家,助力企业平均降本18%、新增产值8亿元。公司还完成“园区工业智链数据服务包”数据资产入表,成为盐城首个在该领域实现突破的民营企业,为县域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走出新路径。如今,数融智升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邹小勇也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同样毕业于东南大学的史昀珂,则在响水书写了“从学生创客到行业先锋”的成长故事。本硕博均就读于东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他,创办睿行智车品牌,专注无人驾驶车辆研发,与东南大学联合承接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成功研制出“东南大学—鲲鹏1号”飞行汽车。目前,史昀珂已拥有100余项知识产权,公司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

目前,响水与东南大学共建的离岸基地已柔性引进教授团队8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3项,孵化科技型企业25家,其中3家成长为规上企业,填补了响水软件开发、数据服务行业空白。300余名响水籍东南大学校友搭建的“人才桥梁”,让“引进—培育—赋能”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近三年,响水籍东南大学优秀毕业生返乡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倍,4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最高40万元购房补贴、“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等举措,更让人才服务满意度达98%,“才‘响’来”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从“研发在南京”到“转化在响水”,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响水与东南大学的校地合作,不仅破解了县域人才引育难、智力转化慢的问题,更打造了“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融合”的县域样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