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江苏盐城民生“加码”幸福,从看病不重复到养老在“盐年益寿”
2025-10-27 10:24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赵伟伟

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盐城市以“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责任化落实”为抓手,全力破解建设难题,截至9月底,4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9.2%;322个子项目开工319个,项目开工率99.1%。其中,老年人肿瘤标志物筛查、市域内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市区地表水精细化协同监测等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民生福祉持续“加码”。

在医疗卫生领域,“家门口享优质服务”的愿景正逐步落地。全市60至69周岁常住老年居民肿瘤标志物免费筛查已完成33.71万人,投资完成率达108.2%;20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省云检验平台,实现临床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患者跨院就诊无需重复检查。同时,为超万名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第一剂次,2个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和5个五级中医馆等项目也已基本建成,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

教育与养老这两大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在教育基础设施与师资建设方面,校园安防提升工程已完成92所,建湖县第二中学宿舍、食堂改造全面完工,阜宁县东沟中学新建宿舍楼竣工投用,盐城中学老校区改造也已落地见效,为学生营造更安全、更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师资队伍建设同步发力,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导师制研修等126场专项活动,累计培养教师13094人次,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在养老服务领域,“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工程持续向基层延伸,不仅完成6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87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改造提升,还为万余名75至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老人提供贴心的居家上门服务,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也已设置完成618张,让乡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养老服务,养老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每个角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对精神文化与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长,盐城市文化与体育设施的升级改造,正让群众的日常生活更有滋味、更具活力。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上,盐城市聚焦不同年龄段群众健身需求,新建、改建“社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5个,为老年人打造专属健身空间;同时新建、改建高质量健身步道6.9公里,完成100套室外健身器材安装,并新建、改建多片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覆盖青少年、中青年等群体的健身需求,全民运动的良好氛围愈发浓厚。在文化场馆提升与红色文化传播方面,“胜利属于人民——新四军抗战专题展”已先后在盐城、上海、杭州开展,通过丰富的展品与生动的讲解,红色文化跨越地域界限,惠及更多群众,进一步厚植城市文化底蕴。

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累计建成859.22公里,水清岸绿的乡村水环境逐步形成;城镇污水与雨水管网建设同步推进,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道95.2公里,新建、改建市区雨水管道28.1公里,有效提升城镇排水防涝与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农村环境治理持续深化,完成农村骨干河道建设37.2公里,治理59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乡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值得关注的是,市区地表水精细化协同监测项目已提前收官,20座固定式水基因监测微站正式投用,并建成“精细化水生态智慧平台”,织密市区水体监测网络。

“四季度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也是冲刺年度目标的关键阶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未完工项目挂图作战,持续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定期开展现场督查,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举措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确保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真正把“民生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