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正当时,希望的田野上稻花飘香。青年是未来,当青年与乡村遇见,将开启无限可能。今年以来,共青团镇江市委联合镇江市委人才办、镇江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开展“青村合伙人”培育工作,通过“青村”田园合伙、“青村”电商合伙、“青村”文旅合伙和“青村”专技合伙等形式,招募、培育了一支“青村合伙人”队伍,让希望的田野上升起更多希望。
“青村”合伙形式多样,青年有更多选择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村合伙人”分成“青与青”合伙、“青与村”合伙两种模式,“青与青”合伙是入乡青年与在镇青年“新农人”开展合伙,而“青与村”合伙则是入乡青年与村集体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伙。目前,镇江以句容市为试点,推行“青村”合伙模式,鼓励以合伙分红等多种形式,促成青年“入股”乡村。其余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同步开展“青村合伙人”培育工作。
“青村”田园合伙。根据种养殖周期,摸排、联系对接有一定规模且有意愿的青年“新农人”等,利用部分自身经营的土地或村集体闲置资源作为入乡青年的“创业田”“试验田”。同时,以双方协商约定为准,鼓励支持青年“新农人”等为入乡青年提供农业创业的产收供销全链条服务,促成双方合作良性循环。
“青村”电商合伙。链接全市“青村合伙人”,建立特色农产品库,以农产品产销为纽带,搭建创新合作平台,积极拓宽“青村合伙人”农产品销售渠道,从其提供的农产品中挑选合适产品进行直播销售。同时,为农村青年电商主播精准筛选优质特色农产品,助力其直播带货业务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青村”文旅合伙。充分发挥“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用,围绕民宿运营、空间场景设计、农文旅策划等,通过“设计竞赛+落地共建+运营分红”模式,让入乡青年深度参与农文旅融合。依托青年“新农人”种养殖基地,由入乡青年为其进行农文旅相结合的策划设计,将传统种养殖农场升级打造成体验式农文旅项目。依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鼓励入乡青年通过资金、技术或创意入股乡村公共空间与民宿建筑改造等项目,打造如乡村咖啡屋等“网红打卡地”。
“青村”专技合伙。积极搭建校地合作桥梁,由“青村合伙人”提出农技需求,依托“亚夫新农人学院”、江苏乡村振兴人才学院(镇江)、涉农科研院所等载体,成立相应的“青禾”科技志愿队,为其量身定制一对一的专业合伙、专门指导,同时为涉农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试验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推动高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及农科院青年等入乡,聚焦乡村发展的瓶颈难题,精准开展“一村一解题”,通过全周期的入乡服务、专题调研、有效破题,最终推动乡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形成有机协同。
政策支持全覆盖,助力青年“生根发芽”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镇江市重点为参与“青村合伙人”培育的在镇青年“新农人”与入乡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促进其融入镇江、扎根农村。
聚焦青年“新农人”,镇江市通过金融赋能、优先推荐、增效提升等一系列措施,助推“头雁领航”。具体包括建立全市诚信好青年“白名单”库,推动省、市“白名单”库互联互通,为青年“新农人”加强农担增信支持等。还将每年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推选出本年度青年“新农人”中的头雁,优先推荐申报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青马工程”培养体系以及镇江市优秀“新农人”计划等。
聚焦“入乡青年”方面,镇江市也通过培训、帮办、创投等一系列赋能方式,助力青年成长发展。“今年11月,市农业农村局还将联合团市委,依托江苏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学院,围绕现代农业技术、电商运营、乡村治理等方面,开展2期青年新农人带头人培训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镇江市还将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青村合伙人”,构建“一对一”“多对一”的精准帮办机制。实施“创青春”乡村振兴专项赛,组织全市“青村合伙人”开展项目路演活动,进一步发掘、服务优秀青创项目。“每年我们将定向支持青年入乡项目10个以上,鼓励支持‘青村合伙人’申报全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
创新开展合作,激活乡村振兴“青动力”
通过镇江市委人才办、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创新开展“青村合伙人”模式,镇江市有效激活乡村振兴“青动力”,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扎根农村,希望的田野上正源源不断升起更多希望。
构建“政策+资源”双轮驱动的合伙生态。镇江市以句容市为先行先试区,深入实施青年入乡“146”行动和“6+1”片区“青创集”合伙计划,入库40岁以下青年“新农人”357人,梳理涵盖27个一般合伙项目的项目清单和202个全市农业农村闲置低效资源的资源清单,助力87.8万平方米农村闲置资源“腾笼引凤”。
打造“实景+市场”双向赋能的合伙平台。今年8月,镇江市举办江苏省青年“乡村合伙人”培育行动现场推进暨镇江市“青村合伙”供需对接活动,组织全省100余名青年“新农人”代表深度考察丁庄葡萄合作联社、智慧蘑菇工厂等10余个特色资源点位,邀请京东、阿里巴巴等16家头部企业来镇进行交流对接,现场发布推出40个“青禾”科技志愿服务清单和136个区域科技需求清单。
实现“链接+落地”高效转化的合伙成果。围绕田园合伙、电商合伙、文旅合伙、专技合伙四个方面,累计促成36个乡村合伙项目达成合作意向,10个农业合伙项目在推进会上进行现场签约,16家企业成为江苏省青年“乡村合伙人”培育行动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单位,全面推动项目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