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川西甘孜党岭海拔4700多米的高原徒步线路上,一名女“驴友”因严重高原反应休克失温,一场跨越陌生人的生命接力就此展开。事件经网上发布后,迅速传播,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盐城射阳16岁高中生唐子晨,则是这场救援行动的“第一束光”。
10月2日上午,随专业师父一同进行重装徒步探险的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一(4)班学生唐子晨,在党岭山徒步路线的转弯处发现异常——一名陌生女子蜷缩在路边,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泛着青紫,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身体不停颤抖。“当时我一眼就判断出她情况危急,既有严重高原反应,还伴有失温休克症状。根本来不及多想,生命至上,必须帮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唐子晨语气满是坚定。
没有犹豫的时间,唐子晨快步上前,将女子无力支撑的手臂架在自己肩上,用身体牢牢托住她的重量,一步步向低海拔区域挪动。高原空气稀薄,每走一步都要耗费比平时多几倍的力气,背上25斤的负重勒得他肩颈发僵,沉甸甸地往下坠,每挪一步,都感觉脚下的碎石路在跟着晃。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不断在女子耳边轻声鼓励:“坚持住,不要睡,马上就到安全的地方了。”
当唐子晨搀扶着女“驴友”走到相对平缓的区域时,幸运地遇到了一支徒步队伍,其中有两名来自上海的医生,当即放弃行程参与救援。大家迅速分工协作,裹保温急救毯、掐人中、提供便携氧气瓶、联系救援,最终女“驴友”被顺利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得到及时救治。
“我只是做了最开始的小事,真正救回她的,是所有好心人的接力。”面对赞誉,唐子晨始终保持着谦虚,他反复强调,救援成功是众人携手的结果。
在这场救援接力中,“驴友”的援手、医生的专业、民警的坚守,共同编织成一张生命安全网。正如一名救援人员所说:“在雪山面前,我们都是彼此的守护者。”
这场救援不仅是一次生命的挽回,更印证了陌生人善意凝聚时的磅礴力量。
“我们知道他喜欢户外运动,一直很支持他,但也经常跟他强调‘安全第一、量力而行’。”唐子晨母亲周志霞尊重孩子对户外运动的热爱,但始终把“安全第一”的叮嘱挂在嘴边。唐子晨也积极主动学习户外知识,敬畏自然,牢牢谨记“生命至上”,让家人放心。
“这次救援让我更明白户外安全不容忽视,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善意的力量。”他说,未来会继续坚持户外运动,积累更多户外安全知识,也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希望能成为一个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助别人的人。”
自然的壮美从不需要用冒险来证明,真正的探险精神,始于对生命的珍视,终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