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江苏建湖:非遗传承、绿茵赛场与小镇的诗意共鸣
2025-10-16 09:34 来源: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 作者:朱琳

里下河平原的流水润泽着建湖的文化底蕴,200余年的淮剧婉转悠扬,千年的杂技惊险灵动,而苏超联赛的热血呐喊,更是让这片土地的文化脉搏愈发激昂。如今,“建湖有戏”文化IP以淮剧铸魂、杂技立骨、小镇为台、绿茵场为媒,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奏响全新乐章。从苏超赛场的非遗助威到淮剧小镇的文旅狂欢,建湖正以鲜活的实践诠释着文化传承与体育活力的共生密码。

戏韵铿锵入绿茵

“盐城雄师战八方,绿茵场上斗志昂!”2025年6月28日,在盐城奥体中心体育场的喧嚣中,淮剧演员夏诗雅与夏荣身着英姿飒爽的刀马旦戏服,以激昂的淮剧唱腔为苏超盐城队呐喊助威。熟悉的乡音与球迷的热情呐喊交织,汇成最动人的助威声浪。这一幕,正是淮剧走出戏台、拥抱时代的生动缩影。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在建湖县不断创新,从未停歇。建湖县淮剧团精心打磨的历史题材新剧《陆秀夫》,成功入选第四届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展演,成为盐城地区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剧目。为吸引年轻观众,剧组在保留“拉调”“淮调”等经典唱腔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管弦乐,将南宋忠臣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淮剧的生命力源于扎根生活、对接时代,苏超赛场便是其最佳的全新舞台。”建湖淮剧团团长单文鉴如是说。

历史题材新剧《陆秀夫》

苏超联赛的来临,为淮剧的传承开辟了崭新的窗口。为了支持盐城队征战苏超,九龙口旅游度假区精心策划了一台由120人参与的中场快闪节目《欢迎你到盐城来》。淮剧演员们巧妙地将足球元素融入传统程式化动作,花旦的水袖翻飞中隐含传球姿势,刀马旦的踢腿亮相暗藏射门力道,甚至将世界杯主题曲的旋律与淮剧唱腔巧妙融合,令现场球迷惊叹不已。首次参与此类活动的演员夏荣难掩内心的激动:“能够以淮剧人的身份为家乡球队助威,既感到自豪又觉得新鲜,这无疑是最特别的传承方式。”

校园里的传承更是充满希望。在建湖,随着“淮剧进课堂”活动实施十余年,许多中小学都配备了专业演员进行授课。2025年“五一”期间,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江苏选拔展演在淮剧小镇隆重举行,300多名少年选手登台献艺,吸引了超过35万人次在线观看,其中不乏苏超球迷的小票友。12岁的李雨桐刚表演完《珍珠塔》选段,便立刻投入到为盐城队加油的行列:“淮剧要唱得有力量,正如球员要踢得有斗志!”这种文化与体育的共鸣,使得淮剧的种子在少年们心中深深扎根。

指尖绝技燃赛场

“稳住!把队旗举得再高些!”在盐城奥体中心的彩排现场,江苏省杂技团的演员董自强在飞驰的单车顶端调整盐城队旗的角度。车身360度旋转间,队旗始终迎风招展,引来了场边球迷的阵阵欢呼。这支以惊险技艺闻名的团队,正以建湖杂技的独特方式为苏超注入活力。

建湖杂技的千年传承,在严苛的训练中得以延续。在90后教练孙楠的训练馆里,16岁的学员们正在反复练习倒立动作,手腕上的厚茧和脚踝上的淤青,都是他们成长的印记。“卜树权老师当年每天让我练200个单手倒立,现在我把这份严苛传承给他们。”孙楠口中的卜树权,正是培养出众多杂技名家的老艺人。而他带领的学员王雨桐,在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马戏节上斩获了金奖。

音舞诗画杂技剧《盐·运》

苏超赛场让杂技的魅力触及更多人群。在盐城队对阵镇江队的比赛中场休息时,江苏省杂技团呈现了一场精心筹备一周的专场演出:演员们在“杂技魔方”中巧妙嵌入足球图案,随着转动,变幻出“盐城必胜”的字样;空竹表演中甩出的足球造型道具,在高空中翻飞的轨迹令观众惊叹不已;花车巡游环节,大气磅礴的武术表演与足球操偶相得益彰,将南派杂技“刚柔并济”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史秀云感慨道:“看到球迷为杂技欢呼,那种喜悦就如同我们荣获国际大奖一般,这无疑是传统技艺焕发的新荣光。”

赛场之外,杂技与体育的融合不断深化。江苏省杂技团在淮剧小镇开设了“杂技体验营”,推出融合平衡训练的足球热身课程,使游客在感受指尖力量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苏超期间,体验营每天接待300多人,许多孩子练完杂技便去踢足球。”孙楠笑着说。这种跨界创新,让拥有千年历史的建湖杂技在绿茵热潮中焕发新生,先后荣获5项国际奖项和13项全国奖项,进一步彰显其传承的力量。

文旅狂欢承双遗

“船行水巷听淮剧,岸畔观赛品龙虾!”2025年8月17日晚,淮剧小镇的古戏台前人潮涌动,大屏上正直播苏超南京对阵盐城的比赛。戏台上,淮剧演员即兴改编的助威唱段刚落幕,杂技演员的顶球表演随即登场。游客们一边为盐城队呐喊助威,一边为非遗绝技热烈鼓掌,现场气氛异常热烈。这座荣获“全国最美小镇”称号的文化地标,正成为苏超期间文旅活动的核心舞台。

淮剧小镇的文旅融合颇具巧思。遵循“保留街巷肌理、恢复历史风貌”的原则,小镇将淮剧《小镇》中的18个生活场景全景再现。青砖黛瓦间,淮剧传习所、非遗工坊错落有致地分布。苏超赛事期间,小镇推出“观赛+非遗”特色套餐:游客可在传习所跟随老艺人学习制作戏曲头饰,前往非遗工坊体验制作足球造型糖画,再到1953淮剧主题餐厅品尝“绿茵龙虾”“射门藕圆”等创意美食。来自上海的球迷张磊感叹道:“白天观赏杂技、学习淮剧,晚上观看苏超、享受美食,这趟建湖之旅真是物超所值!”

淮剧机器人

科技赋能为小镇的苏超狂欢增添了无限魅力。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期间,惊艳全网的“淮剧机器人”再度升级,智能机器人身着盐城队队服,精彩演绎《珍珠塔》及其他选段,水袖翻飞间精准复刻射门动作,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收获数千点赞。景区内的智能机器狗不仅能引导游客,还能表演足球杂耍;VR体验区推出“淮剧角色踢苏超”互动游戏,让游客在虚拟世界中尽享双重乐趣。这些创新举措,使小镇今年多次登陆央视,成为全国文旅融合的典范。

赛事带动的文旅效应尤为显著。苏超期间,小镇精心打造的“第二现场”覆盖九龙口景区及多个商圈。盐城对阵常州的比赛当晚,家乐福北广场的露天观赛活动吸引线上30万+、线下3万+人次参与,直接撬动消费逾7000万元。2025年春节假期,小镇接待游客量达69.76万人次,同比增长6.8%,酒店民宿入住率飙升至95%。8月举办的“燕舞杯”江苏省青少年围棋锦标赛,更吸引了420名棋手在参赛之余深入小镇,深度体验淮剧与杂技的独特魅力。生态与文化的交融、体育与旅游的联动,使小镇真正成为“建湖有戏”的生动载体。

青春力量续文脉

“牵着球员哥哥的手走进赛场时,我的心跳得特别快!”2025年10月,在苏超淘汰赛中,盐城主场迎战无锡队。来自建湖秀夫小学的26名小球童踏上绿茵场,他们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自豪,这份荣耀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珍贵记忆。

建湖县始终坚持“体教融合”的理念,以苏超为契机,积极培育青少年力量。县少年体育学校的校长多次带领小队员们走进苏超现场,他希望孩子们“记住脚下的绿茵,把这份荣耀带回训练场”。目前,建湖已创建多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常态化开展校园足球比赛,并将足球训练与非遗体验相结合——组织足球队员观看淮剧《陆秀夫》,感悟忠义精神;邀请杂技演员指导平衡训练,提升运动表现。“淮剧教会我们坚持,杂技锻炼我们意志,这些都帮我们踢好足球。”秀夫小学球员周宇轩说道。

秀夫小学的26名小球童踏上绿茵场

这种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塑造新一代建湖人的精神底色。在苏超赛场上,既有非遗艺人的热情助威,也有少年球员的激情追梦;在淮剧小镇里,既有老艺人的执着传承,也有年轻人的创新演绎。正如九龙口旅游度假区负责人所言:“苏超让更多人了解建湖,而淮剧与杂技则让大家铭记建湖,这种双向赋能正是‘建湖有戏’的核心魅力所在。”

文化长卷的新笔触

从淮剧唱腔中洋溢的绿茵豪情,到杂技绝技里融入的足球元素,从小镇市集的观赛狂欢,到少年心中怀揣的足球梦想,“建湖有戏”的内涵在苏超热潮中愈发丰富多彩。这里的“戏”,不仅是非遗传承的坚守之戏,也是体育赋能的活力之戏,更是文旅融合的创新之戏,彰显着文化自信的时代风采。

当淮剧的悠扬旋律穿越芦苇荡,当杂技的惊险表演点燃绿茵场,当小镇的灯火辉映观赛人潮,“建湖有戏”的故事依然在延续。在传承中坚守根基,在创新中锤炼灵魂,在融合中汇聚力量,这颗闪耀在江淮大地上的文化明珠,必将在体育与文化的交相辉映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