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城市治理的密码,藏在下个拐角?江苏盐城用“绣花功夫”交出答卷
2025-10-14 09:33 来源:登瀛观察 作者:陈婷

城市治理的成效,藏于背街小巷的整洁、停车资源的优化、垃圾分类的细致、为老为小设施的完善中。这些民生“小事”,恰是关乎群众福祉的治理“大事”,唯有下足“绣花功夫”,才能实现从“管得住”到“管得好”的跃升。

“绣花功夫”首重温度,需以民生需求为针、人文关怀为线。

精细治理要求俯身倾听群众诉求:老年人期盼无障碍通道,年轻人需要停车便利,孩子们渴望安全游乐场地。盐城的实践便是生动例证:“十四五”以来,602个老旧小区焕新,183个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落成,528部电梯加装到位。盐都区合心花苑创新推进连片改造,通过多方筹资加装电梯、建设老年食堂,让居民从“有房住”真正迈向“住得好”,使城市充满温情。

“绣花功夫”更求精度,容不得“大概”思维。

哪里增设车位能缓解拥堵?垃圾分类痛点如何破解?背街小巷如何保特色提品质?这些问题都需精准把脉。面对停车难题,盐城创新“供给侧精准滴灌+需求侧靶向调节”机制,建立智能立体车库,开发错时共享平台,激活上万个“沉睡车位”,利用老旧小区边角地建“潮汐停车场”,规划2万余个智慧路内泊位,织就“5分钟停车圈”,让资源都发挥最大效用。

从“管得住”到“管得好”,是城市治理能力的核心跃升。

“管得住”重在维护基本秩序,“管得好”则要预见问题、优化服务。智慧城管平台依托5G、AI技术,实现全天候数据研判,让问题发现更准、处置更快;经过系统整治,昔日的背街小巷变得平坦整洁,街面井然有序。当治理如绣花般细致入微,市民收获的不仅是整洁的环境,更是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精细治理,需治理者从“管理者”变“服务者”,从“经验驱动”转“数据驱动”,更需完善机制推动多元共治。城市品质在细微处,市民感受在日常里。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角落,用“精准施策”回应群众期盼,城市治理成效必能在民生福祉中绽放光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