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风车鹿影绿能城 江苏大丰解码双碳中国样本
2025-09-27 08:48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

黄海之滨,风车叶片划破天际,麋鹿在广袤湿地中悠然漫步,智能工厂里机械臂有序舞动……盐城大丰,这座位于江苏东部沿海的城市,正以绿色为笔墨,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描绘出一幅多维融合的生动画卷。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底蕴上,大丰聚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双碳”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为核心抓手,推动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截至7月底,大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发展成绩单: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15.9万千瓦,同比增长21.9%,占全市25.7%;新能源累计发电量64.2亿千瓦时,占全市新能源发电量29.6%,占全区全社会用电量100.8%,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

湿地逐鹿

 

吉电绿氢

 

联鑫钢铁

 

绿色智造

新兴产业与传统升级双轮驱动

大丰区锚定“在全市新型工业化中走在前列”目标,以制造强区建设为统揽,推动产业结构逐新向绿。2024年,全区实现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833.1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税收42.44亿元,占全区税收比重53.23%,占比全市第一。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力,三大未来产业规上开票52.5亿元,同比增长52.9%;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开票544.2亿元,占比达40.7%,其中新能源及装备产业规上开票359亿元,稳居全区第一大产业;五大传统产业规上开票销售521.4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量稳质升”。

大丰区构建“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分层培育、梯次推进的绿色制造体系。“十四五”规划以来,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家,数量全市第一,其中中车电机、大洋精锻2家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大丰经济开发区建成省级绿色园区。正泰新能源成为TÜV莱茵在光伏行业认证的全球首家零碳工厂,天合光能成为国内光伏行业首个零碳、零废“双零”工厂。

头部“链主”企业成为大丰区形成新型工业化全方位优势的“绝对主力”。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带动370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超95%。大丰风电产业园成为国内最大的全产业链海上风电装备特色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国家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区。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是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在全省率先形成绿电物理可溯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园区获批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等称号,在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正泰新能源科技

 

零碳产业园

 

荷兰花海

 

绿色能源

风电光伏领跑全国

碧海蓝天间,白色风车悠然转动,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大丰海上风电成就瞩目: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全省海上风电平价时代首个并网项目;三峡大丰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85.5千米,创全国之最;龙源500MW风光同场项目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

全区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过262万千瓦,规模约占全市一半、全省四分之一、全国十六分之一、全球3.5%,是盐城作为“海上风电第一城”的首要支撑,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大丰港已成为世界第一个为北极航线装载风电设备的港口,创造了单船装载风电设备最高和单船装载叶片最多两项世界纪录。

创新示范层出不穷:正泰新能源“一期1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获批省级氢储能示范项目(全省唯一);岚泽绿色甲醇项目入选国家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清单(全省唯一)。

天合光能

 

美丽海湾

 

中央湖畔胜景

 

绿色焕新

传统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赋能

大丰区聚焦钢铁、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以“节能诊断+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从“高耗低效”向“绿色高效”转型。为全区41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免费节能诊断,制定“一企一策”节能方案,编排实施节能改造项目89个,计划总投资17.59亿元。聚焦化工行业安全与绿色双提升,持续推进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首批通过省政府认定复核。2023年以来,多家化工企业有序推进老旧装置改造,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创新。“十四五”规划以来,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家、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23家、省级智能车间38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江苏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获评省5G工厂,入选国家首批5G工厂名录。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建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7家。搭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创新平台体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金风科技

 

江苏双瑞风电

 

海上风电

 

绿色农业

生态循环与价值提升协同并进

大丰构建“1+5+X”现代农业体系,打造片区化产业格局。2025年夏粮生产面积96.35万亩,总产37.3万吨,实现稳产丰收。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159.72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比例为92.84%、全市第一。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高效植保机械化、粮食烘干能力均达100%。

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达95%以上;推广生态节能养殖技术,改造生猪规模养殖场411家,蛋鸡规模养殖场566家;采用低蛋白日粮配方,全年减少豆粕使用量4.67万吨。

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裕华大蒜”“恒北早酥梨”“南阳辣根”享誉全国,“大丰大米”和“大丰麦仁”成功入选2025年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杂交水稻订单制种面积达8.1万亩、保持全省最多。

高标准农田

 

世遗湿地麋鹿

 

绿色生态

保护修复与价值转化相得益彰

大丰区地处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孕育了麋鹿、珍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现了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从1986年回归至今,总数超8000头,总量占据世界麋鹿种群数量约70%。

创新生态修复模式取得突破。大丰区通过“退渔还湿”和生态修复,清退养殖水面20.85万亩,采取破圩引水、人工抽水等措施,初步恢复退渔区域原有自然风貌。在南建川生态修复区,打造“生态+农业”修复样板,年产50万斤生态稻米,部分预留鸟类食源,部分售出后反哺管护。

互花米草治理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治理7.6万亩,复发率控制在5%以内,治后修复工作被《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40余种,珍稀鸟类栖息数量比建区时增加了数十倍。

大丰野鹿荡湿地美景

 

绿色宜居

水城融合提升幸福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至8月,大丰区PM_2.5浓度均值28.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4%,优良天数比率79.8%。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3年实现“三个100%”。

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围绕“十四五”规划,落实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计划,近5年累计投入4.3亿元,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64条(段)、1147.6公里,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53%;建设幸福河湖59条,合计351.09公里。

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2017年以来,703名河长累计巡河36万余次。创新推出“民间河长”239名,有效扩充了民间监管力量。同时,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区、镇、村三级林长409名,实现责任区域网格化管理。

中车电机

 

硕果累累

 

生态文旅

麋鹿IP引爆消费热

当十二叉犄角的雄鹿形象在社交媒体“出圈”,大丰找到了生态IP转化的金钥匙。连续十三年举办“鹿王争霸”直播活动,将麋鹿从视觉图腾转化为可观、可感、可参与的沉浸式文旅体验。

每年6至8月,游客可目睹雄鹿们以角相抵、尘土飞扬的原始力量对决。配套的科普讲座、麋鹿投喂、湿地露营等活动,让“麋鹿”从静态符号,转化为充满生命律动和野性传奇的深度文化体验。“这不仅仅是一次观光,更是一次关于生命、竞争、自然法则的沉浸式体验。”来自南京的一名游客感慨。

多元文旅项目齐头并进:荷兰花海以“花”为媒,推出《只有爱·戏剧幻城》沉浸式演艺,破解“花开客来、花谢客去”难题;沿着黄海1号公路,串联野鹿荡、日出海湾、千百渡驿站等景点,让游客赏日出日落、听潮起潮落、寻麋鹿踪迹、观璀璨星河。“多彩湿地·花里大丰”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内,碳谷智造中心的大屏上数据跳动,每一度绿电的踪迹都被清晰记录;华丰农场养殖区,一望无垠的光伏“方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川东港南岸,成群的候鸟在生态稻田上空翩跹起舞;三龙镇的金色菊海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大丰的绿色发展之路,既是保护与发展的协同并进,也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未来,大丰将继续逐绿而行“碳”新路,守护世遗展“丰”采,努力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绿色效益、让每一位居民都共享生态红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