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盐都的良好禀赋
是最普惠的民生、最恒久的财富
区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
盐都统筹生态系统治理
持续擦亮“水清岸绿”生态底色
探索内陆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让生态红利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今年是大纵湖实施生态湿地修复项目的第三个年头。日前,记者走进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的湖区,只见这里的植被已经生长得十分茂盛,生态环境正肉眼可见的变好,这正是当地多年来重视生态保护的有力见证。未来,这里将继续为鱼虾鸟类提供栖息之所,也为人们铺就一条亲近自然、感受野趣的诗意之路。
作为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建设的首批试点,大纵湖生态岛试验区自2023年开始建设以来,先后投入约5000万元,对湖区内8平方公里退圩还湖残留塘埂进行了全面清理,同步实施了600余亩水上森林增植工程,通过建立植被资源保护区和净化缓冲区,显著改善了大纵湖周边水生环境,有效恢复了湖荡水网生态系统。据了解,目前当地每星期都会安排30人左右进入岛内进行扶树、除草等日常养护工作,通过精细化管护确保植被的成活率,让生态修复成效得到扎实巩固。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盐都在坚持绿色示范引领、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扎实推进“2+3”零碳产业园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产业升级全过程,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崛起搭建了优质平台。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盐城高新区的盐城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电芯,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如;数字化大屏上,各类生产数据实时跳动,清晰地展现着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作为省级重大项目远航锦锂的配套企业,盐城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不仅以高效智能的生产实力赢得市场,更在绿色生产和产业链协同方面不断探索。据了解,融和智电专注于模组PACK生产,年产能可达5GWH。此外,企业还依托自主研发的充换电设施以及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方案,积极构建“交通+能源”融合生态,不断拓展新能源市场在多个场景的应用,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储能领域到智能交通,持续抢占市场先机,为盐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引入更多节能设备和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专注于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且低碳环保的电池产品研发,提升产品的绿色属性。”盐城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厂长许熙成说,“同时,我们将深化‘交通+能源’融合生态的构建,拓展充换电网络的覆盖范围,探索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从大纵湖的生态修复到新能源车间的智能运转,盐都用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如今,生态岛试验区的精心管护让湖荡水网重焕生机,“2+3”零碳产业园的推进为绿色产业搭台赋能,“两山”理念的转化路径愈发清晰。未来,盐都将持续放大生态品牌效应,以生态环境“十大工程”为抓手,深挖水乡生态文化底蕴,深化产业链绿色转型,让生态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让“鱼跃鸟栖”的生态画卷与产业兴旺的发展活力相得益彰,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盐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