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江苏盐城:以“算电协同”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025-08-23 08:30 来源:登瀛观察 作者:戴汇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算力作为数智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电力作为算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深刻影响着算力发展的规模和成本,二者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算力产业属于高能耗产业,随着AI与百姓生活日益密切,飙涨的算力需求对电力供应构成挑战。今年1月,我国AI大模型DeepSeek取得突破,引发对人工智能算力的关注。伴随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是大模型的兴起,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数字经济的物理基础与载体,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布局不断优化,而庞大的算力对应着巨大的用电量支撑。

 

根据省统计局7月底发布的数据

今年上半年

全省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

同比增长82.7%

增速领跑所有行业

 

资料图

 

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向清洁高效、灵活智能转型,如何推动算力需求与绿色电力供给高效匹配,实现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成为破解能源约束、重塑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命题。

在此背景下,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禀赋的区域正抢占先机,盐城作为长三角北翼枢纽,具有沿海风光资源富集优势,具备打造“绿色算力高地”的潜力。

 

截至今年6月

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1993万千瓦

1月至6月新能源发电176.4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70%

绿电家底殷实

 

如何推动能源与算力

从“简单叠加”转向“深度耦合”

 

在基础设施层面,进一步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算力电力协同涉及电源端、电网端、储能端和算力中心负荷端四侧主体。在园区级层面,以负荷为中心配置新能源发电站,以绿电直供模式为算力中心供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近就地消纳。在区域级和市(县)级层面,新能源电站与算力中心异地建设,新能源发电直接并入公共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算力中心通过绿电绿证交易等机制锁定发电绿色权益,构建起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电力运行与市场体系。

 

在调度层面,通过算力负载的灵活调节能够有效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算力负载调度的核心在于通过电力市场信号引导算力中心用户灵活调整算力负载的执行时间和地点,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同时降低算力中心的用能成本。

 

在市场层面,依托绿电绿证交易机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为进一步扩大算力企业的绿电绿证交易规模,要将更多新能源发电项目纳入交易范畴,促进经营主体构成的多元化。探索算力企业参与分布式新能源聚合绿电交易等创新机制,推动数据中心单独计量并进入电力交易市场。通过适度简化算力中心参与绿电交易的流程,缩短算力中心绿电交易周期,提升交易机制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企业参与门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绿电绿证交易市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