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美育对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塑造美好心灵意义重大。盐城市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一环,肩负着传承文化、普及艺术、开展美育的重任。市文化馆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人民美育基地,为新时代美育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挖掘非遗资源筑牢美育根基
盐城市历史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是美育的宝贵财富。市文化馆以非遗为切入点,开展“非遗添香·盐城盛开”项目,推动非遗融入全民美育。
通过非遗巡展进校园活动,文化馆策划非遗普及展览,并安排文化志愿者讲解。自2021年起,非遗普及展览走进全市26所大中小学,近60万人次参与,让非遗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同时,市文化馆采用馆校协同育人模式,与学校紧密联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法定节假日等节点,馆方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体验式、情境式教学;组织学生走进非遗工坊,通过非遗美育寻访、工作坊、体验课等形式,将非遗教育深度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市科创城小学设立“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建立学生社团,实施“非遗小传人”培养计划,培养了一批有非遗特长的学生。这些举措让学生直观感受非遗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为美育工作筑牢根基。
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美育内涵
市文化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打造集美育、展演、展览、培训、研学、讲座于一体的综合性美育平台。
在青少年艺术大赛中,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将比赛场地设在草房子乐园、东台黄海森林公园、大丰荷兰花海、九龙口等旅游景点,提升大赛社会影响力。同时,利用自身平台资源,打造“学才艺、美育培育”系列课程,邀请省级艺术名家参与,为选手提供专业点评与指导。
此外,市文化馆精心策划贯穿全年的十大系列活动,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满足青少年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需求。如青少年迎新年综艺晚会、非遗项目探访互动、艺术研学营、艺术大赛颁奖典礼、静态类作品展览、迎新年特展、社团成果展示及馆校合作艺术培训和展演活动等,让艺术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吸引更多青少年持续参与,丰富了美育内涵。
加强多方联动拓展美育外延
市文化馆注重多方联动,拓展美育外延。联合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盐城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大赛,发挥党报全媒体矩阵优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形成全流程、不间断的宣传攻势,扩大大赛社会影响力。
积极与省级艺术平台合作,优先推荐获奖选手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艺术比赛与展演,为优秀选手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激发更多青少年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
在馆校合作方面,与全市15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艺术培训和展演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校园日常。牵头组建“江风海韵”沿江沿海城市文艺联盟,促进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激发非遗发展活力。通过与不同地区、机构合作,拓展美育外延,让更多人受益于美育。
3月,市文化馆《以非遗点亮全民美育之光——盐城市“非遗添香·盐城盛开”打造全民美育浸润品牌》入选2024年江苏省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案例),以优异成绩彰显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活力与惠民实效。市文化馆通过挖掘非遗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多方联动和推动文旅融合等举措,打造人民美育基地,为美育工作注入新活力,实现文化传承、教育赋能与产业振兴的多维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