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江苏盐城环科城:创新驱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2025-07-01 11:01 来源:亭湖发布 作者:袁鹰 孙成栋

在践行“双碳”战略、助力盐城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征程中,盐城环保科技城以其强劲的创新动能和丰硕的产业成果,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这里,科技创新与生态优先深度融合,“含绿量”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密码。

 

 

走进江苏顺泰农场,中科厚土润泽环境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项目“回访”。2024年,中科厚土技术团队在顺泰农场创新引入“土壤碳汇”计量系统,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和改善土壤结构,实现生态改良区域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吨,相当于1000亩森林年固碳量,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碳中和”典型案例库。

 

 

作为一家专注于土壤修复和污水治理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厚土自2019年成立以来,立足大生态、大农业战略定位,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6所科研院校开展常态化合作,构建起“需求库-技术库-项目库”三库联动的研发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的7种微生物菌剂,获得30多项国家发明或实用专利。业务也逐步拓展到湖南、内蒙古等地,产品更是远销布隆迪等非洲国家。

 

 

提起环科城提供的帮助,中科厚土董事长石军满怀感慨地表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孵化器发挥了关键作用。“2019年,我们成为第一批入孵企业,孵化器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政策研判服务,协助制定发展思路。随后又帮助链接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对接各类产学研活动,提升我们的技术创新水平。”

在环科城,中科厚土只是众多骨干企业的一个代表。盐城环保科技城紧紧围绕“打造盐城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战略高地”目标,注重发挥骨干企业“顶梁柱”作用,紧扣技术、人才、政策、服务等关键环节,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方位激发企业创新创优、做大做强动能,大力推动成长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壮大骨干企业方阵,为产业经济提质增效持续赋能。

 

 

“近年来,环科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孵化器已孵化9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环科城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2020年入驻该孵化器,目前在手合同额达7亿元,处于飞速成长中。”

连日来,江苏中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加班加点,忙着调试新一代有机废气净化装备。这项荣膺全国环保领域近二十年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硬核”技术,成功攻克让行业广为“头痛”的协同治理难题,以优于欧盟标准15%的性能,为国内769家企业提供“独家方案”。

 

 

据了解,中创清源研发主要依托清华大学大气复合污染治理创新团队,以重大环境治理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及应用,构建“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决策支撑”的科学研究体系和“关键技术-工艺装备-产业引领”的技术研发体系,主要成果成为大气污染治理重大决策制定与实施以及环保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先后获得6项科技奖励,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并被授予40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环科城这片发展热土上,科技创新始终是各企业成长壮大的“关键词”,也是抢占市场、领跑行业的“核心利器”。环科城创新核心区里,16家实体化研发平台组成强大的“创新方阵”,不断给行业带来新震撼,更给自身迎来新跨越。在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让该院成为享誉行业的“香饽饽”。这项由“平台+企业+项目”联动机制催生的创新成果,不仅助力全国化工企业开辟“捕碳吃碳”的新路子,更以降本增效的“独一份”优势,赢得国际市场广泛认可。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环科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打造“绿色环保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双碳服务输出能力全国最强”等特色名片过程中,环科城全面引领支持企业瞄准市场空白,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并在技术成果就地转化、覆盖行业上不遗余力,全方位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

作为环科城重点企业之一,江苏南大华兴在园区靶向支持下,近几年投入超4000万元,首创微气泡增效高级氧化技术以及功能微生物定向调控生物增强技术,较同类技术处理效能提升30%以上,成功攻克化工园区废水安全排放治理的“卡脖子”技术。产品入选2023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低碳重点支撑技术名单,填补了有毒有机废水深度处理及化工园区废水安全排放等方面技术空白,成功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

 

 

为推动“双碳”战略稳健高效实施,环科城紧扣企业发展“个性化”需求,组建节能环保产业工作专班,绘制涵盖环保装备与技术产业链20余个关键环节的“产业热力图”,为服务企业提供精准指南。与此同时,创新实施“链长+链主”协同机制,由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产业链链长,联动南大华兴、安达环保、兰丰环保等龙头企业,围绕流域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六大技术领域,建立多元联动、一体运行的精准对接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开辟新路径,推动其市场份额持续实现新突破。

 

 

一揽子创新举措,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通过组织举办跨区域产业对接会,环科城带领20余家链主企业实施“技术西进”行动,将市场触角向更广范围延伸。在辽宁阜新,兰丰环保以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为“金刚钻”,揽下破解老工业基地转型难题的“瓷器活”;在鄂尔多斯煤化工基地,中创清源以超低排放技术为“强磁场”,吸引3家能源企业主动签约;在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南大华兴智慧流域治理平台为11个工业园区定制“特异化”解决方案。

 

 

“以上签约项目中,70%为综合解决方案,标志着园区企业技术输出已从单一产品向系统服务跃升,树起了发展之路上新的里程碑。”环科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环科城“双碳”大厦数字中心,江苏碳汇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碳魔方”平台上,碳数据不时跳动着。“这套高精度、智能化工业互联网系统,集碳排认证、绿电交易与碳金融服务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可为企业提升15%直接收益,并可实时预测企业在全国碳市场受益情况。”环科城“双碳”服务基地业务运维负责人王军纯介绍。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的重点服务商,碳汇林公司成立两年间,服务企业超600家,带动区域碳交易规模增长37%。尤其让业界广为赞叹的是,该公司通过构建“方法论输出-产业赋能-国际互鉴”的闭环生态,为全国“双碳”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板。

聚焦绿色,深耕创新,强化协同——这正是环科城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的关键所在。通过精准培育创新主体、构建高效产业生态、推动技术系统输出,环科城正持续蓄积“绿”的动能,努力为区域乃至全国探索产业绿色转型、服务“双碳”战略贡献充满活力的“环科城方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