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举办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持续放大“国际草莓先进技术应用和推广中心”品牌效应,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多元化发展路径。在巩固草莓产业优势的同时,创新推行“莓瓜轮作”新模式,为特色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在盐都区学富镇“莓”好时光亲子采摘园的瓜棚里,只见瓜藤沿着架子上的绳索攀援生长,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瓜被网兜稳稳兜住,自然垂落,在翠绿藤蔓的映衬下,构成一片独特的“西瓜林”。
与市面上常见的“大个头”西瓜不同,这里的西瓜只有巴掌大小,模样精致可爱。“西瓜品种是苏梦5号、苏梦6号,它们果形小,单果重量在3至5斤,比较受市场欢迎。”学富镇农村办公室副主任花金顺介绍说,目前,西瓜正处于果实膨大期。为保证西瓜品质,需严格控制早晚温度,白天控制在35摄氏度以下,夜间控制在18~22摄氏度,同时要保证水肥充足。
据了解,这是该采摘园利用草莓种植空档期试验种植的一茬西瓜。这些“空中西瓜”采用立架式无土基质栽培技术,脱离地面生长,使得西瓜能充分接受光照,瓜苗通风更佳,生长出的西瓜着色均匀,没有阴阳面,糖度稳定在10度左右,预计亩产可达5000斤。
“高架草莓和高架西瓜轮作是一个新的尝试,目前看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盐都区果蔬园艺技术指导站农艺师周晶表示,下一步,将推广应用该模式,助力草莓产业的发展,聚力写好草莓大会“后半篇”文章。
如今的盐都区,特色产业发展成果丰硕。草莓产业作为该区的特色富民产业,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盐都草莓”更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借助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的东风,盐都区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草莓产业链,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以学富镇高架草莓与西瓜轮作为代表的创新种植模式不断涌现,盐都正以科技赋能农业,通过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培育优新品种,让特色种植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