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6000万元用于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生产效率提升一倍;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好技术”项目库……眼下,从设备更新升级,到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一大批企攀“高”向“新”,实招频出,以“制造”变“智造”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3月19日,位于新洋经济区的奥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淡奶油产品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
“去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设备智能改造升级,购置了美国斯必克品牌顶级中试研发设备、斯必克杀菌机组、码垛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并在一号厂房建成全自动烘焙预拌粉生产线3条,二号厂房投入淡奶油全自动生产线1条,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实现了年产3亿元的产值目标。”奥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王晓正说。
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智改数转”是道必答题,奥夫食品深谙于此。作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近年来,奥夫食品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实现原料的高效保质储存、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其生产的预拌粉、植物蛋白液、淡奶油、稀奶油、茶饮奶基底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比超六成。
近年来,亭湖区大力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数字技术全方位嵌入生产链路,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延链等多重效应的激活,助推“亭湖制造”向“亭湖智造”转变。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1家,5G工厂1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26家,“智改数转网联”累计创成各类品牌55项。
和奥夫食品一样,连日来,江苏隆丰电子有限公司新能源整车高低压线束、集成电路控制开关及控制器等产品生产火力全开。
“得益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领域的技术突破,我们目前在手订单超10亿元,个别订单排到了2031年。”隆丰电子企划部部长郭海云介绍,该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研发、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的企业,自落户我区以来,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引擎”,致力于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品创新升级。
针对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行业存在的体积大、重量大、信号传输速度慢、人工成本高等问题,隆丰电子精心培育技术研发团队,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连接网络系统,并成功入选“中国好技术”项目库,目前已实现量产及市场化应用。凭借持续的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隆丰电子实现了从低端汽车零配件生产厂家到高成长型省瞪羚企业的蝶变。
隆丰电子只是亭湖区企业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虹智能国内首创高端智能翻浸涂装生产线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科维仪表自主研发的核级卡套接头实现了核岛堆内构件卡套接头项目的国产化;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聚焦烟气治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坚,实现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多领域发展、玻璃水泥钢铁化工多行业开花……一项项前沿技术的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面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短板是短期策略,锻造长板才是长期战略。去年,我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同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这是对我们持续深耕的认可,多年来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才有今天的行业‘小巨人’!”该公司副总经理司红军说。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来,同和智能一直专注于汽车制造装备领域的研发制造,瞄准市场发展方向,坚持上游配套国有化和下游产品双循环,加强前瞻性、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研发的汽车制造总装生产线、汽车涂装生产线及汽车制造总装辅助设备生产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应用于28个汽车品牌共计600多项汽车生产线的制造中。“专业+专注”,让同和智能一直稳立行业潮头,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基本稳定在20%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同和智能在一年内相继完成了省级专精特新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评定。“这得益于亭湖与企业成长相适应的政策体系,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培育方案,在政策、资源、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助力我们以最快速度实现进阶。”司红军说。
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离不开优质的“土壤”。近年来,亭湖区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机制,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通过“一企一策”为优质中小企业精准“画像”,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助力更多“金种子”“好苗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截至目前,亭湖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