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内,一场围绕氢能装备国产化与检测认证能力提升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展开,作为盐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紧扣“1+7+N”建设思路,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引建多个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携手抢占“绿氢”技术高地。
对症布局,冲破技术壁垒
氢能被认为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我国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瞄准痛点,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氢能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中国科学院氢能装备智造基地项目专注于固态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碱性膜电解水制氢、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基地就像一座产房,将研究所的前沿技术落地,开展实验室小试和中试。”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项目实施,有望降低制氢成本,提高氢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华北电力大学制氢气体扩散层中试平台项目致力于突破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钛纤维扩散层国产化难题,项目在钛纤维制备、气流成网、真空烧结等工艺环节有望实现创新,为制氢装备核心材料自主可控和氢能装备国产化提供重要支撑。
上海重塑制氢装备研发智造总部项目规划面积5300㎡,主要从事制氢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打造区域内领先的制氢装备研发智造基地,推动氢能装备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能500MW/100套制氢电源含(DCDC/DCAC部件)、氢储能发电50MW。“从‘制氢’到‘用氢’,我们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项目负责人表示。
权威检测,筑牢质量防线
检测认证不仅是保障氢能装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氢能装备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随着CMA资质认证的落地,标志着园区在氢能产业质量控制和技术检测方面达到了国家级标准,为园区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盐城氢能检验检测中心这座“品质灯塔”已为多家企业提供标准检测服务。
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抢占“绿氢”技术高地,通过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氢能领域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产业集聚,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更多绿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