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信 /正文
迎“风”沐“光”!“绿”动大丰! “碳”索未来!
2024-10-07 10:49 来源:大丰融媒 作者:洪云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创新驱动,以海上风电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攻方向。抢抓机遇、乘“风”而上,加快培植风电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以海上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聚,谱写了一曲“风光”无限的“大风歌”。

聚焦科技创新

助力高质量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5月份,在盐城港大丰港区通用码头2#泊位上演一场风电叶片的吊装“大片”——两套116米巨龙般的风电叶片,随着吊装绳索稳稳吊放在“盛达98”轮甲板上,本次作业6件设备共计2.4万方,单片吊装仅用时13分钟,作业总耗时2.5小时,不仅吊装效率达到国内一流领先水平,同时一举刷新大丰港区内贸叶片装船方量纪录。此次吊装的成功,不仅擦亮了盐城港“全国风电叶片出口三大基本港之一”的金字招牌,也是大丰区持续加强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推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截至目前,大丰区已建成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海上风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海上风电设计制造与优化并网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江苏中车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等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个,国家级、省级品牌35个。与盐城工学院、金风科技合作共建的新能源产业学院在大丰挂牌开班,获批全省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集海事、应急管理与GWO三位一体的培训中心,培训资质获得国家海事和应急管理部门认可。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和新能源产业学院已培训培养专业人才超5万人次。

江苏金风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名单,同时被江苏省发改委授予省级创新平台;江苏中车自主研发的18兆瓦海上漂浮式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是目前国内最大功率漂浮式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江苏金风荣获2024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江苏双瑞成功入选工信部全国首批5G工厂名录……科技创新不仅开启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门,更为大丰区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等研发创新平台,大丰区持续吸引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领军人才团队入驻,不断攻克海上风机大型化、轴承类及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测试、叶片翼型设计等行业关键技术,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向新聚能,向海图强。大丰区独有的风光资源禀赋为大丰区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强劲动力,卯酉大地“风光正好”,一幅以“风”突破、以“绿”创新,乘风破浪、扬帆出征的壮丽画卷不断铺展,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潜力、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

依托龙头企业

推进产业集聚

“我们企业风电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43个国家,出口机组容量占全国风电机组总出口总容量近50%。截至2024年8月底,金风大丰基地累计生产机组容量超2000万千瓦,累计从盐城生产出口订单容量超700万千瓦,其中2024年已生产出口机组容量占比总容量达85%。”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宁海峰表示,金风科技以“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行业领跑者”为发展目标,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大型风电机组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出口、海洋服务、培训于一体的绿色科技型企业。

巨大的风叶捕捉着海风的力量,浩瀚海洋里蕴藏着无限机遇。大丰区风电资源禀赋优异,海岸线长112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3600小时,是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所。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等风电行业领军龙头企业“追风而来”抢滩大丰沿海,在这里形成风电整机及相配套产业研发制造及运维服务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条。

同时,大丰区充分放大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化解能耗指标、项目用地等要素瓶颈,推动资源、政策等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支持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风电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

目前,风电装备产业链新建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217.89亿元,其中计划投资105.86亿元的国信85万千瓦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和计划投资99.86亿元的长江三峡80万千瓦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已完成营业执照、项目核准等手续,正在开展海域使用权证办理准备工作;天润大丰6.95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已开工建设。产业链技改项目2个,分别为计划投资10亿元的双瑞风电叶片年产200套大兆瓦海上风电叶片项目和计划投资1亿元的中车电机年产1000台新能源变压器及一体机项目。

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风电装备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16家,已落户龙源、华能、国电投、三峡以及省国信、盐城国能等风电开发企业,建成10个海上风电场,总投资410亿元,安装风机580台,形成了整机及相配套的电机、叶片、海缆、塔筒、机舱罩、叶片成套芯材等研发制造及运维服务的产业链条,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初步形成,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了高质量稳步发展。

强化载体建设

打造高效园区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是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产业链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大丰区结合产业实际,围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重点打造大丰风电产业园和大丰港海上风电集中区两个产业聚集园区,持续拓展产业集群。

“产业园内有很多我们企业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这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园区内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也是非常优秀。”近日,记者走进大丰港海上风电产业园内,看到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监控下线的海缆,该公司专注于交直流海缆研制、海缆敷设施工、风机塔筒吊装安装、运维服务等,年产海缆超1000千米,今年有望实现销售超10亿元。

据悉,大丰港海上风电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3300亩,由南、北两个片区组成,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即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大型海上风机整机和零配件生产及出口基地、海上风电综合服务基地。园区主要围绕研发、测试、风电物流、运维、人才培养和零部件制造,建设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中国一流海上风电产业示范区。园区已先后落户金风科技大型海上风电设备智能化生产线、大兆瓦六自由度机舱传动试验平台、中天海缆、海恒海上风电装备制造、LM风电叶片、鉴衡风电叶片检测、强盛风电、海上风电运维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准的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区,科技部批准的目前国内唯一的海上风电装备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被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科技厅、商务厅等部门认定为江苏省风电装备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江苏省科技产业园、江苏省特色产业园、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位于大丰经济开发区的大丰风电产业园,经过15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集聚度最高、产业链较为完整的风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4平方公里,引进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等风电领军企业,吸引双瑞风电、锦辉风电、双一科技等关键部件企业集聚,形成了风电整机及相配套的电机、叶片、机舱罩、齿轮箱、塔筒、叶片芯材等研发制造及运维服务的产业链条,可年产兆瓦级风电机组1200台,国内首台套2.5兆瓦、3兆瓦、6兆瓦、6.7兆瓦风机均在大丰区成功下线,已具备8兆瓦等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生产能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