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渎街道:以党建品牌为新就业群体注入红色动能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1-25 11:06

  “以前送餐间隙,只能在商场台阶上、大树底下凑合歇会儿,最怕手机没电干着急。现在好了,辖区内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走几步就能到,不仅能充电、喝水,还能给社区帮点忙、出份力,感觉像在自个儿家一样。”盐渎街道外卖骑手王东东的感慨,道出了当地新就业群体的共同心声。近年来,盐渎街道聚焦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需求,精心打造“筑梦在渎、新心同在”党建品牌,通过建强组织阵地、精准暖心服务、引导融入治理,让红色动能持续浸润“流动的风景线”。

  建强“红堡垒”,织密组织覆盖网。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组织松散等特点,盐渎街道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统筹、行业联动、社区兜底”的党建工作体系,通过“双排查、双对账”摸清底数,分类建立从业人员、党员分布、工作站点等动态台账,做到底数清、数据准。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街道高标准打造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新就业群体政治生活馆,发挥1名高级党务工作者、3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以及8名通过资格认证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带头作用,创新推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党员共管、活动共办、制度共创、人才共育、发展共促的“八共”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新兴领域”。依托“线上+线下”双轨学习载体,通过站点微信群“微党课”、站点党员活动室、“小哥学堂”等多种形式,将理论学习、政策解读和技能培训融入日常工作。目前,党组织已实现重点新业态领域全覆盖,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打造“暖港湾”,精准服务聚人心。站点虽小,五脏俱全。盐渎街道整合资源建成11个标准化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覆盖各社区和商圈,免费提供热水、充电、热餐、阅读等20余项便民服务,成为骑手、快递员奔波途中的“充电桩”和“歇脚点”。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子女假期托班等暖“新”活动。在吾悦广场站点,街道还专门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举办集体生日会,以实打实的服务传递组织关怀、凝聚人心温度。

  激活“新力量”,融入治理显担当。“走街串巷的优势,如今成了参与治理的‘利器’。”盐渎街道创新推行“亮身份、融网格”机制,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优势,聘任120余名快递、外卖从业者担任流动网格员,分发专属胸牌。通过“随手拍”“顺手报”等方式,参与消防安全、环境卫生、文明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为激发参与热情,街道定期开展“最美党员骑手”“最美快递小哥”“优秀网格员”等评选,公开表彰先进典型,引导更多新就业群体向党组织靠拢。盐渎街道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区环境的优势,让他们成为社区的“流动探头”和“民情前哨”,目前,该群体已累计上报隐患线索36条,参与志愿服务200余次,真正让“流动的车轮”转变为基层治理中“流动的旗帜”。

  从组织覆盖到服务暖心,从个体融入到群体担当,盐渎街道以“筑梦在渎、新心同在”党建品牌为纽带,既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暖心家园,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力量在红色引领下扎根盐渎、服务盐渎,正成为推动盐渎街道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能。

(蔡莉 沈书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