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猛镇网格“五常”工作法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2025-04-10 15:44 我言新闻

在盐都区郭猛镇,活跃着这样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身影。他们不分昼夜,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村舍民居之间。用坚实的脚步去丈量民情,以赤诚的真心去服务百姓。他们,正是郭猛的网格员。郭猛镇网格员秉持“常学、常访、常议、常联、常帮”的“五常”工作法,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让郭猛镇的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和谐与温暖的气息。

“常学”提能力,筑牢业务根基。网格员的工作繁杂琐碎,且涉及面极为广泛。为了能从容应对各类挑战,郭猛镇会定期组织网格员参与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囊括法律法规、矛盾调解技巧、信息采集规范等多个关键领域。网格员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学习各类政策文件,持续更新知识储备,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新跃村网格员孙开云在研习了最新的土地政策后,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土地边界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有效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如今,郭猛镇的网格员们人人都成长为业务精湛的“多面手”,能够高效、专业地处理群众面临的各类问题。

“常访”问民需,服务触角再延伸。“大走访”活动在郭猛镇开展得热烈非凡,网格员们主动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与居民亲切交谈、倾听心声。他们细致了解居民在生活、就业、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与困难,认真记录下每一条意见和建议。明朗村网格员韩俊霞在走访时,了解到一位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生活诸多不便,便定期为老人送去生活物资,帮忙打扫卫生、代缴水电费。像这般暖心的故事在郭猛镇俯拾皆是。通过“常访”,网格员们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细微之处,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常议”聚共识,共筑协商“连心桥”。郭猛镇设立了多个“红色议事厅”与网格议事点,定期组织网格员、居民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议事活动。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还是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大家都能在此各抒己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在一次针对东景濠庭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议事会上,各方踊跃发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合理利用地下停车场和科学规划停车位等举措,有效缓解了该小区的停车难题。“常议”让居民切实参与到基层治理之中,搭建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常联”聚合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郭猛镇网格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强化与社区、志愿者团队、社会组织等的联动协作。他们携手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诸如关爱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环保公益行动等。“戎耀郭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与网格员紧密配合,定期开展小区环境整治、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通过“常联”,郭猛镇构建起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崭新格局,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

“常帮”暖民心,精准服务解民忧。以村(居)民需求为导向,郭猛镇将全镇独居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等特殊人群进行“微格分色”管理。针对不同颜色标识的部分人群,采取“日关照、周询问、月走访”等服务措施,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困难帮扶等精准服务。“常帮”不仅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更温暖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郭猛镇网格员的“五常”工作法,是对基层治理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他们以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为郭猛镇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未来,郭猛镇网格员将继续秉持“五常”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为郭猛镇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王群沈晓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