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红色热土飘起三条草莓采摘“彩带”
2025-01-20 15:05 我言新闻

 

一座座现代感十足的智能高架大棚内,白的、红的、粉的草莓沉甸甸地挂在绿叶下,让人垂涎欲滴。更有勤劳的小蜜蜂伴着劳作的莓农在花间飞舞。

1月16日上午,行走在盐都区郭猛镇乡间道路上,一个个草莓采摘园穿插其间,每一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郭猛镇是烈士命名镇。近年来,该镇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片红色热土,逐渐形成杨侍大道、盐金线、S229省道3条果蔬采摘“彩带”。“因着临近市区、交通便利优势,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快产业转型,发展观光采摘和电子商务,实现农旅融合。”今年是国胜家庭农场种植草莓的第十二个年头,农场主潘国胜一脸喜悦,“我们种植的草莓都是无公害草莓,飞舞的小蜜蜂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是非常娇气的小动物,碰不得一点农药。也正是因为无公害,我们这里深受游客青睐。采摘高峰期,我们平均每天要接待游客600多人。”

在国胜家庭农场,无论是哪种水果,“个头”都不高,草莓伸手可及。潘国胜介绍,这是为了方便游客采摘,老式的地栽需要弯腰,现在的高架无土栽培,不仅采摘轻松也干净整洁,整个采摘的体验感更佳,得到了游客的普遍好评。2024年农场实现销售800万元,净利润近200万元,比传统商超销售多获利近100万元。

“过去我们这里主要种植红颜草莓,后来我们盐城本地研发了‘盐莓一号’,不仅单产高,口感也好,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双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志鹏看来,他们是依托“新品种”打开的“致富路”。

郭猛与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长期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指导草莓生产;依托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推广的栽培新技术,实现草莓品种优良、品质上乘,关键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内同类种植水平,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潘志鹏做了比较:“一般设施草莓亩纯收益8000到10000元,无土栽培亩纯收益5到6万元。”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草莓大会,国胜农场准备了12个展示观摩棚,有近1.5万平方米核心展示区域。”郭猛镇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该镇现有草莓种植大户15家,发展草莓2250亩,分布在3条果蔬采摘带上的农场聚焦果蔬采摘和亲子体验,通过增加游客的动手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增强农场旅游的吸引力。此外,该镇还建立畅通的农产品购销网络,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家庭农场产品销售渠道,形成“线上+线下”的立体销售网络,大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黄艳 郭大林 记者 张兆领 杨亦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