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普照,大地充满希望。
1月16日,室外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盐都区学富镇施湾村草房子“莓好时光”亲子采摘园4号棚内,温暖如春,溢满水果成熟散发出的清香,正在采摘的大人、小孩脸上荡漾着甜美的笑容,乐享“莓”好时光。
白花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小红灯笼样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与传统平地上种植草莓不同,这里采用的是钢结构高架大棚,草莓都长在成人及腰、一米左右高的专用栽培床上。加上室温控制、滴灌等现代化设施齐备,“莓好时光”采摘园更加智能。
“我们几个合伙人承包的这个大棚草莓,采用的叫高架无土栽培技术。”4号大棚负责人、星火计划新农人胡忠杰这些天格外忙碌,再过两个月,第十届国际草莓大会就要在盐都召开,这里将是对国际友人展示的一个点。
建大棚,搭高架,搞无土栽培,无疑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成本虽高,但好品质和高产量也会带来高收益。我们不但要充分展示盐都草莓种植的先进技术,还要让前来采摘和参观的人们享受不弯腰的舒适观感。”沿着一垄垄栽培床,胡忠杰细说着高架大棚的好处。
与胡忠杰相比,李天庆种植的草莓更有“科技范”。“90后”的他是学富镇周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24年,镇里在施湾村建设草房子“莓好时光”亲子采摘园,鼓励有意愿也有能力的村干部领办这一项目,发展草莓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李天庆踊跃报名,成了采摘园首期莓农。
一排排钢架可在3米范围内自由升降,一棵棵无土栽培的草莓正当红。“我们的悬挂式栽培系统是盐城首家,也是面积最大的悬挂式大棚,现有红颜、香野、圣诞红、粉玉、梦之莹等多个草莓品种。”李天庆边演示边介绍,草莓大棚内温控、灌溉、排风系统一应俱全,采用的是错层立体无土种植方式,方便查看生长态势和采摘等。
“空中草莓种植结合了先进的温室控制技术,仿佛为草莓搭建了一座避风港,巧妙地利用了空间,使草莓种植面积倍增,同时确保每一棵草莓都能无死角沐浴在阳光之下,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学富镇提出“一年脱产,工资不减,帮做贷款,学成回乡,带头创业”方案,帮助项目领办村居书记提升草莓种植技术,李天庆如今已成为行家里手。
草莓园的建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部分闲置劳动力务工难题。李天庆摊开手指掐了掐,6亩悬挂栽培大棚每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产值在10万元左右,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收益,常年可提供10个以上就业岗位。
草房子“莓好时光”亲子采摘园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1650万元,建成1个玻璃大棚、1个悬挂大棚和7个架式大棚。“我们这里的草莓种植方式,即使放到国际草莓界,那也是先进的。”从图纸变为现实,学富镇镇长丁智信心满满。他表示,将全力以赴建好第十届国际草莓大会观摩点,进一步叫响盐都草莓知名度和美誉度。
黄艳 刘媛媛 记者 张兆领 杨亦周